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孩子

父母翻孩子手机犯法吗

时间:2023-07-14 08:50:09 浏览:23

在作为监护人的情况下可以,但孩子有隐私权,孩子应该和家长沟通,从而达成共识。

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经未成年人同意,察看他们的日记、信件等。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父母翻孩子手机犯法吗

延伸阅读

模拟养孩子的手机游戏

1、今天介绍的这款手游《中国式家长》就带你走进中国父母的内心世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教育过程却又存在过分溺爱、一味追求应试成绩,忽视对人格的树立。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同一个大环境下成长的我们都有所体会。但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2、《中国式家长》是由国内两人组成的独立游戏团队墨鱼玩开发的一款模拟养成游戏,游戏看似轻松休闲,实则充满现实隐喻。也许你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中国式家长的洗礼。中国式家长有很多通病,但他们是爱你的,只是有时候方式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3、作为一款育儿模拟器,游戏将会模拟从玩家出生到高考结束,这段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通过以下主要系统,展现中国式家长的一些特点。让玩家回忆起那些与父母的点点滴滴。

4、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点击脑洞格子获得基础属性和悟性,属性越高,则学习技能所需的悟性越少。是为了面子和培养孩子早期的自信,选择揠苗助长学习更多技能?还是厚积薄发,培养好属性能力,后面的技能水到渠成。

5、平衡好学习和娱乐两项也很重要,前者会提高父母满意度和自身压力,后者相反。若平衡不好,会遭到父母的责罚,自身压力过大会出现心理问题,对属性有削减作用。同时,安排完日程后,也会遇到很多特殊事件,回味与父母的点点滴滴,以及这些小事带来的影响。

6、玩家的父母,在社会中会遭遇各色人群,如讨厌的亲戚、熊孩子、多年不见的闺蜜、塑料姐妹花等角色。对于这些人的炫耀攻击,父母会拿孩子在技能学习中获得的特长,进行反击。看谁最后更有面子!如果给父母丢了面子,结果大家应该都经历过。

7、在浮躁的社会中,一切特长都会被拿来当做猎奇信息来消费,玩家可以拿自己最厉害的特长进行选秀,如果获得大奖可获得非常多的面子值。

8、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对亲情的表达和理解过程中,都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因而导致矛盾的产生,使得抱怨,不理解也成为常态。想深入了解父母的心态,或许要再等上十多年为人父母后才会感同身受。

初中孩子能买手机吗

1、看孩子班级情况和学校规定,如果孩子班上大多数都有手机,建议买(不能带去学校),不用太好不用太差,跟周围同学保持一致,尤其初中生高中生的阶段,让孩子跟周围孩子“一样”,是避免被欺负孤立最有效的方法。

2、最好避免让手机侵入到10岁以下的孩子的生活。父母平时多陪陪孩子,鼓励孩子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远离手机。更重要的是,平时别把手机当成能够照看孩子的保姆。10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让他们接触到手机。初中阶段的孩子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怎样帮孩子戒掉手机瘾

1、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如果父母整天手机不离手,孩子看见了,难免要凑上去看看、摸摸,等回味起其中的乐趣了,就会闹着要手机玩了。当然,如果是工作需要,那么不妨和孩子说明情况,是工作而非玩乐。

2、发展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

画画、阅读、手工等等,除了必要的功课外,多多发展孩子的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以此来减轻他们对手机的惦念,此外,家长若能陪伴左右,与其聊聊天,更能延长他们对兴趣的专注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控内容。

即便是小游戏、动画片也有适合的年龄层,以经典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为例,灰太狼靠智慧所做的发明创造,在喜洋洋面前就是一堆破铜乱铁,抓羊失败了还得被老婆打一顿,这并不会加强孩子对创造的兴趣,反倒容易让孩子误认为老婆就是可以肆无忌惮打人的。

4、约定时间。

和孩子约定好玩手机的频率与时长,并且告诉他们,超过这个时间容易导致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让孩子明白不是不舍得给他玩,是为身体担忧。这不仅能让孩子从心里接受约定,还能养成要保护身体的意识。

一般来说,2岁前的孩子一次玩手机不要超过20分钟;2-3岁的孩子不要超过30分钟;3岁以上的不要超过1个小时。

另外,为了保证约定的严格执行,可以提前设定手机到点自动关机,不过,还是提倡鼓励孩子遵循约定,自主实行。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