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孩子

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

时间:2023-09-09 10:18:07 浏览:96

一般来说,都是从半年到一年就开始加辅食,但是不建议晚于半年,如果宝宝已经有了主动求食的欲望的时候,就应该少量的喂宝宝吃点蛋黄,补钙和其他微量元素。

蔬菜泥和水果泥,可以选择超市里那种已经做好的,但是一般来说,都是有防腐剂的,山梨酸钾什么的。所以,能自己每天做是最好的了,适量的胡萝卜和青菜用热水抄一遍,控干水分,用搅拌机打碎了就可以了。

米粉,超市里有这种的米粉,也可以那芝麻糊作为替代,但是务必保证都化开了,因为像是这些都比较粘稠,虽然容易消化,但是吸水快。所以宁可当水喝,也不要太浓了。

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

延伸阅读

二岁半宝宝的奶量多少毫升

两岁半的婴幼儿一天喝奶量应该不少于300毫升,然后主食与奶粉相搭配,这样才嫩营养均衡,每餐的中间时间段可以给宝宝喂食一些水果、酸奶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来补充宝宝体内的维生素,但是不要太多否则会影响主餐的食量。

宝宝第一口辅食怎么吃

1、吃的时机很重要

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吃辅食最好在吃母乳或者喝奶粉之前,因为有的婴儿接受辅食的时间比较长,如果给他们喂了奶后再吃辅食,他们不会好好吃,有的婴儿还会大声哭拒绝吃。只有当他们有了一定的饥饿感,但是没有别的吃的,他们才会慢慢接受辅食。

2、辅食的量要适度

由于是第一次,婴儿的接受能力不同,先少喂食一点,观察情况,循序渐进增加辅食的量。

3、给予鼓励

婴儿虽然很小,但是微笑着和他们说说话,通过眼神、动作鼓励他们,他们也是能明白的。有时候他们不喜欢吃,会把食物吐出来,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歇一会,反复几次,他们慢慢就会接受的。

爸妈注意把握宝宝运动技能的发展

宝宝每一个新动作的飞跃,都是以相应的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为前提的,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第一次飞跃:趴趴是宝宝运动生涯中的第一次飞跃。满月后的宝宝已经开始显得不“安分”了,趴在床上,总是试图将头离开床面,眼睛平视前方,打量着周围多彩的世界。这个趴不仅能锻炼宝宝的颈肌、臂力,对呼吸、血液循环也有好处。爸妈巧帮忙:满月以后,每天可以让宝宝趴上两三次,每次半分钟。渐渐地,宝宝就能用手臂撑着床面,抬起胸,扬着头。再过一段时日,宝宝身子显得灵活了,就会在原地翻身,从仰卧转换为趴了。通常,出生6个月的宝宝开始从仰卧位向俯卧位翻身,7个月则从俯卧位向仰卧位翻身,开始了360度的“大回旋”,顺利完成身体伸、屈肌间的协调动作。

第二次飞跃:爬爬始于早期的趴。爬是一项全身性运动,能很好地锻炼全身伸肌、屈肌协同动作,同时促进小脑和大脑发育。据此,遗传病学家常指导智力落后的3岁以下儿童练习爬行,以开发智力。没有经过好好爬就学走的宝宝,由于背肌、腰肌无力,协调功能差,学走路时身体易向前倾,会摔跤。因此,任何时候都不应让宝宝放弃爬。爸妈巧帮忙:爬是需要训练的。7~8个月的宝宝会用手支撑起上半身似爬状,起初,并不是向前爬,而是一个劲地向后滑动,这是因为人的运动发育规律有一条叫“先退后进”,学爬时向后滑动是一个正常过程。在向后滑动中,宝宝开始前进--学会向前爬。在爬行过程中,你可以用玩具逗引,呼唤着宝宝的名字;宝宝不动时,你就助他一臂之力;宝宝有一点进步,即给以微笑、赞许,予以鼓励。宝宝长到10个月,就会灵活地用两手、两膝、两足尖蹬着爬了,爬得很好看,像个机器娃娃“摇头摆尾”,好不得意啊。

第三次飞跃:坐坐是仰卧到直立行走的过渡联合体,是发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说明宝宝已脱离仰卧为主的襁褓时期。6个月以前的宝宝骨骼很软,脊柱和背部肌肉都缺乏支持的能力,为防止脊柱畸形、影响正常发育,宝宝学坐不宜过早。正常情况下,宝宝7~8个月时,不用手支撑就可坐得稳稳当当;9个月时,能独坐10分钟,两只手还可以自由玩耍,拿取玩具,身体前倾时不会跌倒;10个月时,身体向两边倾斜也不会跌倒,并能由坐位改成俯卧,或由俯卧变成坐位;11个月的婴儿已经坐得很稳,可以随意将身体向两侧转动。爸妈巧帮忙:从宝宝6个月开始可以练习坐。开始的时间不宜太长,频率不可过高,每天一两次。训练中,将宝宝放在大床上或小车里,背后有靠背,你一边轻轻放开手,一边用柔和的声音和宝宝谈话,使他感到愉快;或者让宝宝坐在你的大腿上,慢慢放开双手,让他独坐。

第四次飞跃:站站是走的必要前提。一旦宝宝颈部、背部、腰部肌肉发达了,躯干、臀部和大腿就可以离开地面独立站立了。爸妈巧帮忙:站也需要帮助和训练。时间可以从宝宝6个月时开始训练。在宝宝躺着的时候,教他多做踢腿动作,以锻炼大腿肌肉。你可以用双手挟住宝宝的两肋,让他站立、转向,再逐步尝试松开你的手,让宝宝在没有扶持的情况下站立,以此锻炼他的平衡感和腿脚动作的协调。每天练习3~4次,每次半分钟,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的持续时间。宝宝7~8个月时,将他放到有栏杆的小床边,坐在铺着被褥的床面上,用玩具鼓励他拉着栏杆站起来。如果宝宝成功了,记得及时鼓励他哦。

第五次飞跃:走走在宝宝的早期发育阶段中位置重要,是成为自由人的开始。爸妈巧帮忙:在宝宝能坐的情况下,即可训练走的动作。7~8个月后,当宝宝能勉强扶着栏杆站住以后,你用玩具在小床另一头逗引,让他迈步,逐渐接近玩具。9个月以后借助学步车进行学步训练,让宝宝尝试“走”的种种乐趣。到11个月以后,让宝宝站在地上,放开双手自己向前迈出一步、两步、三步……你也可以用双手扶着宝宝的腰帮助他迈步,进而牵他的一只手领着走,直到你能完全放手,让宝宝独自行走。宝宝真正学会走路一般是13个月左右,也有的宝宝9个月就会走,还有些宝宝要到18个月才会走,这都是正常的。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