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9:00:09 浏览:31
0—1 岁,声音辨别关键期 宝宝在出生一周之后就能辨别出妈妈的声音,四周之后能够辨别不同的声音。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与周围的人接触,让他感受不同类型的声音。也可以教给宝宝不同动物的叫声,让宝宝模仿,经常的重复宝宝就能把叫声和动物联系起来。
训练方法:
1、在宝宝睡醒后,精神很好时,朗读诗歌给他听。
2、经常唱歌或放音乐给宝宝听。
3、经常对宝宝说话,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
4、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
5、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
6、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7、多与周围的人接触,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模式。
0—2 岁,动作发展关键期 我们都知道要让宝宝有一个爬的阶段,而且要尽可能增加他的爬行时间,爬行有助于宝宝协调能力的提高,也能为后面的走路蓄积力量。孩子动作发展的关键期在两岁之前,我家宝宝现在一岁半左右,特别好动,我觉得恨我和宝爸平时不限制她的行动有关。
训练方法:
1、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2、宝宝3 个月时,在他小床的上空悬挂一些玩具,使宝宝双手能够抓到,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
3、在宝宝 6—7 个月时多创造爬的机会,如让宝宝俯卧着,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尝试着去抓取玩具,以促进他动作的发育。
1—3 岁,口语发展关键期
1-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最快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遇到障碍,以后弥补就会很难。爸爸妈妈要做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多给他交流的机会。鼓励孩子朗诵诗歌,讲故事。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孩子掌握新的词语。
训练方法:
1、引导宝宝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形,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
2、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把头转向爸爸妈妈。
3、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宝宝多说话,耐心纠正宝宝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
2—4 岁,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有些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数数了,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经常数数给孩子听,或者和孩子一起数数,培养孩子对数的理解。
训练方法:
1、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经常数数给宝宝听,如给宝宝糖果时、上下楼梯时。
2、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积木等,和宝宝一起数数,增加宝宝对数字的感性认识。
3、利用生动的形象,教宝宝认识数字符号,如“1 像筷子,2 像鸭子,3 像耳朵”等。
4、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宝宝坐,如让宝宝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
5、运用具体实例,教宝宝加减法,可以用苹果、积木等道具来演示。
6、提供足够的实物材料,让宝宝自己动手,寻找数字间的联系。
3—5 岁,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很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音乐方面的才艺,在三到五岁这个时期,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显著提高。可以教孩子唱儿歌,一起欣赏乐曲等。
训练方法:
1、选择适合宝宝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话故事音乐等,与宝宝一起欣赏,同时进行讲解,或向宝宝提出问题,激发他的想象。
2、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特点的歌曲,教宝宝唱。父母守则——开发智力的辅助工作。
小孩小学入学年龄限制
有限制。我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6月29日审议通过了新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1986年7月1日起执行,其中在第十一条规定: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从中可以看出,小孩小学入学年龄大多数为六岁,小数地区为七岁。
2周岁小孩视力多少正常
对于两岁的孩子,正常情况下应存在200到25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度数。儿童视力一般如果不注意下降的会比较快,您可以多给他吃一些补眼的食物,多注意一下用眼卫生,好好控制一下,会保持住的。
哺乳期的小孩离婚判给谁
哺乳期的小孩离婚判女方,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