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5:24:04 浏览:87
我国婚姻法为保护女方权益,规定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不在此限,也没有损害赔偿的。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下列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女方有精神病离婚孩子归谁
根据规定,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和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其进行抚育。在审判实践中,与精神病人离婚后,一般是在其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判归其配偶抚养,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提出减少或免除抚养费的承担,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支持。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女方起诉离婚程序是怎样的
女方起诉离婚程序如下:
1、写好起诉状后携带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符合受理条件的法院受理立案。
3、受理后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被告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答辩。
4、开庭审理。
5、审理后法院进行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离婚一儿一女怎么分配
通常情况下,子女扶养问题,双方能协商一致可协商解决,协商不一致则需要由法院来判决,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如果有两个子女,一般情况下会判每人一个扶养权,抚养费各种承担。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