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0 07:22:03 浏览:17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父母子女之间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父母的权利义务有:1、在人身方面,有抚养的权利与义务、管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法定代理;2、在财产方面,主要表现为对子女财产的管理;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父母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子女的权利义务有: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在父母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时,子女有义务给付赡养费,并且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子女有义务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父母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怎么领取
一般情况父母双方如果有单位的在单位领取,如果双方无单位,并且都未领取过独生子女奖励金的情况可以问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咨询,按照当地的要求符合条件的在社区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
父母会嫉妒自己的子女吗为什么
其实父母不会嫉妒自己的子女。与其说是嫉妒,不如说是羡慕。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某一个小伙伴,或者是特别喜欢幼儿园的某个老师,父母心里也会有隐隐的失落感,觉得自己变得不那么重要。所有的爱都是指向聚合的,只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的。但这个分离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接受的,有的虽说口头上表示自己可以接受,但实际上内心深处还是有深深的焦虑和被抛弃的恐惧感的,这就是父母的分离焦虑。一个心理咨询师表示,有很多家庭会特别执着的毁孩子,比如说对孩子控制欲过强,写作业就在旁边盯着。其实需要告诉家长的是,孩子的事情要孩子自己做,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兴趣,但是家长就是做不到。看似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但实际上,更深层的问题是,父母潜意识里压根不想让孩子学习好,因为学习好就意味着孩子翅膀变硬,可能会更顺利的离开父母。与其说是父母嫉妒孩子,不如说是父母的分离焦虑太严重。父母当然都希望孩子比自己过得好,怎么会妒忌?首先,为人父母都渴求自己的孩子能超越自己,其实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另外一种诠释。不排除确实有那种一心想要掌控孩子的父母,在他们眼里,孩子无论多大,有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听从父母亲的一切安排。这样无知的爱是伤害,是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同时,也容易让孩子有逆反心理。但尽管如此,这的父母也不可能嫉妒孩子过得比自己好,只不过教育理念稍微有偏差而已。其次,孩子过得比自己好,也有父母引导得当的功劳,所以父母不可能嫉妒,开心才是理所当然。为儿为女操心受累的父母们,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要孩子过得比自己好,那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