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护理 > 婴儿常见病

小儿鞘膜积液怎么办治疗方法有哪些

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17

小儿鞘膜积液是一种男生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腹膜发育不完善造成的,一般常出现阴囊时大时小的变化。小儿鞘膜积液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睾丸萎缩,影响孩子以后的生育能力哦,所以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那么发现小儿鞘膜积液怎么办呢?怎么治疗呢?

新生儿经常会发生鞘膜积液,然而这种症状通常会在婴儿6个月前就自然痊愈。而年龄较大的孩子突然出现水囊肿,则可能是因为外伤造成的。鞘膜积液可能与腹股沟疝气有关,而且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年龄较大的孩子突然出现鞘膜积液也应由该医生进行诊断。鞘膜积液或许可以在不用治疗的情况下就自然好转。不过还是得接受包括超声波扫描在内的检查,以排除睾丸受伤的可能性。

鞘膜积液的诊断与检查 在比较暗的地方,以手电筒照在肿大的阴囊上,如果是清的会透光,表示是阴囊积水的,如果不透光,可能是疝气或睾丸肿瘤,需进一步诊断。超音波检查能帮助诊断鉴别是肿瘤还是水肿。 大部分小孩的鞘膜积液在一岁以前会自行吸收愈合,如果小朋友超过一岁以上,则自愈的机会十分渺茫。此时就应该接受治疗。

疗方式分外科手术及抽取积水两种方式。 外科手术利用手术从鼠蹊部进入,找到通往阴囊的鞘状突然后加以结扎,并将积水抽光,再将鞘状组织行远端切除即可。成人若只是单纯阴囊积水,可从阴囊切开,做阴囊积水切除术。

抽取积水也有人在抽水之后打剂硬化剂栈治疗,但效果不彰,容易复发、发炎,应慎重选择。尤其在小朋友更不合适,因腹股沟的鞘状突未完全闭合,会引起腹膜炎。

小儿鞘膜积液怎么治疗

1、两岁前先观察;初生婴儿在睾丸鞘膜积液常在两岁前自行消失,故不急于进行治疗。若两岁后尚不消失,则行穿刺抽鞘膜积液。多数经抽吸后,不再复发。

2、手术治疗:先天性鞘膜积液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的目的是在内环处将疝颈做高位结扎,阻断腹水下流,精索鞘膜积液可将积液的包囊完整剥除。如剥除困难,亦可剪开囊壁,做翻转缝合术。

3、注射治疗:在抽液后向鞘膜腔内注射具有刺激性*物如硅宁、鱼肝油酸钠等,使发生炎性粘连,以消灭鞘膜腔。此法反应较大,粘连不完全,形成多房性鞘膜积液,给手术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

专家提醒:针对病因,全面了解患者的发病过程,从中寻找诱发原因,积极进行心理引导,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障碍,增加恢复的信心,对于任何疾病,我们都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小儿鞘膜积液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孩子要接受专业的检查确定情况,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病假听取专业医生意见。

延伸阅读

【一】什么是小儿高热小儿高热的护理措施-新生儿护理

什么是小儿高热?很多疾病都会导致孩子发热,如果宝宝腋温为39.1~40℃即为高热,超高热则为41℃以上,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体温升高有高热的现象,一定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护理宝宝,让宝宝快速降温,不然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哦。

什么是小儿高热

什么是小儿高热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什么是小儿高热

小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机体的散热差,很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如果发热较轻,对患儿的精神状态影响较小,家长就不必要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是高烧,发热体温在40℃以上时,就很容易引起患儿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引发全身或局部的肌肉痉挛或抽搐,即小儿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大部分发生在家中,此时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处理方法,迅速给患儿退热,并及早送医院治疗。

1、首先,要给孩子降温。发现孩子惊厥症状,家长要及时打开房间的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患儿出汗多时可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一套贴身衣服。多喝白开水或果汁对降低体温有帮助。

【二】小儿止咳糖浆葵花牌-育儿知识

小孩难免会因为受风着凉,引发咳嗽,而现在的*物发展非常快,经过科技的研发一代比一代好,所以一些止咳糖浆还很不错。

原因分析

小孩患有咳嗽的几率是百分之五十,只因季节交替、或者是感冒着凉,就会引发小儿咳嗽。

举措建议

建议在使用葵花牌小儿止咳糖浆的时候,不要让孩子食用凉性的食物,冰淇淋跟寒性食材都不要让孩子食用。可以让孩子吃点姜糖水,驱寒气。

注意事项

葵花牌的止咳糖浆,味道会比较甘甜,要避免孩子当饮料食用,一定要放到高处,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避免过量食用。

【三】小儿打流感预防针后发烧是怎么回事-育儿知识

小儿流感疫苗主要是用来帮助宝宝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一款疫苗。由于宝宝的体质不同,所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同,有的出现红肿,有的出现发热,这都是接种疫苗后出现的正常反应,宝妈们可以不必太过担心。那么,小儿打流感预防针后发烧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果宝宝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在宝宝首次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发烧的情况,这些反应多在接种疫苗后的6-12个小时内会出现,大概会持续1-2天后自行消退。若是宝宝之前的体温还是不稳定,可能出现疾病的潜伏期,接种流感疫苗相对于往宝宝的体内注入病毒,会把宝宝之前的感冒给诱发出现,出现偶合事件。

小儿打完流感疫苗后出现发烧,也有可能是感冒着凉引起的体温升高,那么是要及时的治疗感冒、发烧的。疫苗本质上对于宝宝来说只是起到预防的作用,不能保证对所有的病毒完全抵抗。但是,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宝提高抵抗病毒的几率,更加健康的成长,所以流感疫苗是很有必要给宝宝接种的。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