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80
宝宝出生后,作为新生儿,父母应留意观察孩子的全身状态会不会存在异常情况,包括精神、心情、呼吸、咳嗽等,如果新生儿不小心患了肺炎,家长们应该学会如何预防和护理,以免让病症反复发作并落下病根,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留下永远的遗憾。新生儿肺炎如何预防?如何护理呢?
宝宝肺炎怎么分类
宝宝肺炎分为三种,分别是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无热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最初的症状与感冒相似,宝宝会持续高烧3-4天,且咳嗽和流鼻涕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宝宝的呼吸急促,每次呼吸胸部都往下凹陷。因此,若怀疑不是感冒,便要尽快就诊。即使只是轻微咳嗽、流鼻涕和发烧,如果咳嗽中含痰的情况渐趋严重,发热持续4天也不降,感冒可能已转为肺炎了,必须再次就诊。
细菌性肺炎会发烧1-2天,因痰堵住喉咙,会使宝宝呼吸困难,加上肺部化脓,亦会影响呼吸。
无热性肺炎则没有发烧症状,一旦咳嗽和浓痰不断时便应立即就医检查。一般来说,医生都是以发烧程度、胸肺检查及x光检查来判断病情。所以,父母应仔细观察孩子的全身状态,包括精神、心情、呼吸、咳嗽等,然后详细告诉医生。高烧和严重咳嗽的症状,可在1-10天内舒缓,至于肺部发炎的情况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痊愈。
宝宝肺炎早期症状
宝宝肺炎早期时伴随着发热和高烧
一看发烧
小儿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宝宝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的效果也较明显。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二看咳嗽和呼吸是否困难
判断宝宝是否患肺炎还需看宝宝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好发于冬春季。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
宝宝肺炎时食欲不振易哭闹
三看精神状态
宝宝肺炎如何预防
1、按时做好计划免疫接种,注射小儿肺炎疫苗对预防小儿肺炎是有效的。
2、注重体格锻炼,室内每日开窗通风,经常户外活动,增强机体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就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3、小儿衣着不要过厚或过薄,婴儿不要包裹过紧。
4、婴幼儿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家人中患感冒要远离孩子。
5、加强锻炼是基础:婴儿期应注意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肺炎的关键。
6、刚刚发热就到大或小医院要求输液,在吵吵嚷嚷、咳声不断的输液室内滞留至少2小时以上,可以想象孩子小小气道内会吸进成百上千的细菌或病毒,尤其连续门诊输液3-4天以上的,接触的病原菌会更多。近2年小婴儿、甚至新生儿的麻疹大流行,相当比例是在门诊输液后传染上的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宝宝肺炎的护理须知
1、多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宝宝咳嗽多时,睡觉时会很难受,爸妈记得多给宝宝翻身拍背,帮助宝宝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
2、多吃水果、汤汁,少吃鸡蛋。食物要清淡,要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蛋白质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3、鼻塞使用细棉棒、吸鼻器。宝宝鼻塞、鼻堵时可用沾有温水的棉棒湿润鼻痂,一点一点地将鼻痂取出,爸妈注意千万不可以用力过猛哦。选择细小的棉棒,它比传统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这时也能派上用场。
4、自备温湿度计,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到3次。自备一个温湿度计,大超市里就有卖的哦。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到3次,控制室内的温湿度,温度约在18℃~22℃,湿度约在60%左右。
5、敷额头(退热贴)、酒精擦身。如果宝宝有发烧的情况,冷毛巾敷额头可以给宝宝降热,去热贴也可以选用哦。另外,30%~50%的酒精擦身也可以帮助宝宝物理降温。
6、厨房内的油烟、室内的香烟要尽量避免。这些油烟很容易让宝宝的抵抗力下降,得上疾病。
7、按时接种疫苗。记得及时带宝宝去打预防针,像感冒疫苗一类的也要加以考虑。
8、母乳喂养,及时添加鱼肝油。它们对增强呼吸系统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都大有好处。
9、不要盲目自己用*。虽然了解了这么多,但爸妈不能够因此而觉得自己也可以给宝宝用*,因为即使是同一种疾病,每个宝宝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盲目自己用*,不但起不到病除的目的,相反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求助于专科医生,他给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作出诊断的。
宝宝肺炎的食疗菜谱
得了肺炎的宝宝消化功能多低下,若食油腻厚味,更影响消化功能,必要的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抗病力降低。因此,不宜吃鱼肝油、松花蛋黄、蟹黄、凰尾鱼、鲫鱼子,以及动物内脏等厚味食品。若喝牛奶应将上层油膜除去,乳母也应少吃油腻,以免加重病情。吃奶的宝宝应以乳类为主,可适当喝点水。牛奶可适当加点水兑稀一点,每次喂少些,增加喂的次数。若发生呛奶要及时清除鼻孔内的乳汁。年龄大一点能吃饭的宝宝,可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
下面就介绍几款对症小儿肺炎食疗菜谱,家长们可以尝试,效果不错。
1、百部生姜
原料:百部10克,生姜6克,蜂蜜少许。
用法:百部、生姜同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分温服。
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2、杏仁桑皮粥
原料:杏仁6克(去皮尖),桑白皮15克,生姜6克,大枣5枚(去核),粳米150克,牛奶30毫升。
用法:把杏仁捣碎成泥状,调入牛奶取汁;桑白皮、生姜、大枣水煎取汁,以*汁入粳米煮粥,将熟时入杏仁汁再稍煮即成。一日分数次热服。
功效:宣肺止咳,降气平喘。
3、桑菊杏仁茶
原料: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泥6克,蜂蜜15克。
用法:将桑叶、菊花、杏仁泥共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即成。每日1剂,代水饮用。
【一】新妈妈需要了解的疾病类新生儿护理知识-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生病了要怎么办呢?妈妈也知道,新生儿发烧、肺炎、溶血症等对于新生儿来说是常见的疾病。妈妈是否了解疾病类的新生儿护理知识?
新生儿发烧:新生儿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对温度不敏感,所以很容易导致身体发热。一般来说,37.4℃以上就算低烧了。妈妈要注意多通风、注意散热,让新生儿多休息。体温超过38℃,最好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治疗。
新生儿肺炎:由于新生儿身体免疫力较差、呼吸中枢调节功能不完善等原因,新生儿感染肺炎,该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四季均易发病,以冬春为多。患病的新生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所以妈妈一定要引起注意。
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妈妈和新生儿的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疾病。症状轻的新生儿,对全身状况影响较小,严重时会出现嗜睡,厌食,甚至死亡。所以做好产前检查,也是能够预防新生儿患上新生儿溶血症的重要方法。
【二】新生儿吐奶-育儿知识
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吐奶是婴。
导语: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现象,相信大部分宝宝都有过吐奶经历,常见的吐奶现象为生理性吐奶,然除此之外,许多人为原因也会导致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吐奶原因 成年人的胃部是竖着的,食物进入胃部后,不易造成回流,而新生儿的肠胃还未发育成熟,。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小编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吐奶的原因:宝宝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
没事不用去医院!宝宝喝完奶以后把宝宝竖起来抱,轻轻的拍拍后背,大约三四分钟,让宝宝打个嗝,记住一定要轻轻的拍,
一个妈妈问小编:宝宝已经六个多月了,已经快两个月不吐奶了,但是这几天又开始吐奶了,怎么回事?要不要去看医生? 而孩子以前不吐奶,最近才吐奶可能会考虑以下六种情况: 1、孩子最近着凉了,导致肠道不适引起的吐奶,这时候要注意给孩子肚子保。
婴儿吐奶是什么原因
每次吃完奶竖抱20分钟左右,轻轻拍宝宝背部,空心掌拍喔,这样不会拍痛宝宝。千万吃饱了不要晃。
人的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婴幼儿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就会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
宝宝吐奶是为什么?
新生儿吐奶太正常的事情了,通常是由于没拍好嗝,还有吃的太饱有关,一喂完奶不能立即放下,要竖着抱一会,嗝一定要拍,这么小的宝宝会吞下很多空气,嗝一上来就会吐奶,最后就是不能喂得太饱,通常要过了三个月以后才会不容易吐奶
您好 宝宝吐奶有很多种原因,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生理性吐奶解决方案: 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仰卧时给宝宝喂奶。 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
是不是吃奶太急了?如果吃奶太急的话是容易吐的;再就是喂奶时尽量等奶嘴里满是奶的时候再喂,这样不容易吃进去空气就不会吐奶了;还有不要在宝宝哭的时候喂奶,否则容易吐奶,吃的过饱也会吐奶的。 小月龄的宝宝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
一、新生儿吐奶吐到妈妈掌握正确喂奶方式和掌握适当喂奶,就不吐了。 二、原因:新生儿吐奶是因为吃的太饱了,而且喂奶方式不对造成的,新生儿吃的太饱睡觉,造成胃里多余的奶液带胃酸流入新生儿的嗓子里面,新生儿嗓子受到刺激,导致吐奶和咳嗽。
【三】新生儿宝宝打嗝怎么办-育儿知识
新生儿打嗝,妈妈们需要留意几个护理要点,如喝完奶竖着抱宝宝半个钟再让他躺下,喂奶姿势要正确,使用少量多餐的喂法等。 一、新生儿打嗝护理要点 1、宝宝吃奶后放下平躺时会打嗝。这是因为新生宝宝在吸奶的时候,用力吮吸而吞入过量的空气,造。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宝宝打嗝怎么办 新生儿老打嗝该怎么办呢? ”吧。
打嗝在新生儿期是很常见的现象。喂养方法不当,婴儿吃奶过多,母亲乳头内陷,或吸空奶瓶、奶头内没有充满乳汁等,均会使宝宝吞入大量空气,所以喂奶后应将小宝宝轻轻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宝宝背部,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若喂奶后没有及时。
六招预防宝宝打嗝由于刚出生的宝宝神经发育还不太成熟,所以才会经常打嗝,绝大多数不是病,无需过于担心、惊慌及治疗,通常过些时日等宝宝长大后就会自然好转,一般不会造成影响和后遗症。1.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可在喂奶后让。
新生儿长时间打嗝怎么办?
新生儿打嗝的原因 1、护理不当:导致小宝宝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 2、哺乳不当:如果小宝宝乳食不节制,或吃了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病情分析: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 意见建议:解除婴幼儿打嗝的巧妙方法有以下几种: 1、当婴儿打嗝时,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地拍其背,喂点热水。 2、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婴儿。
您好:宝宝打嗝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小婴儿的神经系统和膈肌都没有发育完善,小婴儿受到轻微刺激如冷空气吸入、吃奶太急,将空气吞入胃内、过饱,就会发生膈肌突然收缩,因而迅速吸气并发出隔声。建议将宝宝抱起,刺激其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
呢?下面有几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宝宝打嗝。1、宝宝吃奶后放下平躺时会打嗝。这是因为新生儿在吸奶的时候,因为用力吮吸而吞入过量的空气,造成了肚子胀气现象。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喝完奶之后,竖着抱着宝宝,让宝宝的头部靠在家长的肩上,。
新生儿打嗝怎么办?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膈肌运动是受植物神经控制的,孩子出生后一两个月,由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当孩子受到轻微刺激,如:吸人冷空气,吸奶太快时,膈肌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同。
新生儿刚出生不久,膈肌发育还不健全,容易出现打嗝这种情况,新手爸妈没有见过这些阵势,会非常的着急,其实如果是正常的新生儿打嗝,不用特别担心,可以加强宝宝腹部的保暖,将宝宝抱起来喂一些水,这些改善的办法还是比较管用的。 新生儿打嗝。
宝宝打呃不是玻宝宝的膈肌发育不完善,一旦某些原因导致膈肌或与膈肌相邻的胸腹部受剌激,脊髓的“打呃中枢”就会被牵动,导致宝宝打呃,而且不能控制。其次请妈妈放心的是,宝宝打呃也不像大人想象的那样难受。宝宝打呃多为自限性,打一会儿就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新生儿宝宝打嗝怎么办 新生儿老打嗝该怎么办呢? ”相关内容,这个宝宝很常见不要担心,如果是母乳喂就赶忙喂点奶。如果不是打嗝时给宝宝喂点温开水,量不要太多,很灵的。小编宝宝小时候一试就好。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