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1 00:00:00 浏览:7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言传,一种是身教。父母的行为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亲子教育专家根据众多案例,总结出在孩子养育过程中,下列十种父母“恶行”对孩子的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
no.1:体罚 —— 打耳光、打屁股、重击、暴打等身体攻击
2. 恐吓 —— 通过语言方式让孩子心理感到畏惧恐慌
3. 吼叫 —— 对孩子大声责骂
4. 唯命是从 —— 父母命令一出,孩子就必须立刻服从,不能有半点违抗
5. 唠叨 —— 精神上的持续“炮轰”,结果往往以吼叫或者体罚形式收场
6. 空洞说教 —— 太过于抽象而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7. 迁怒 —— 父母将自己生活工作中的矛盾和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
8. 羞辱和嘲笑 —— 随意拿孩子的自尊开玩笑
9. 圈套 —— 父母假装对孩子错误不知晓,待孩子准备脱罪时当面戳穿和指责
10. 加重罪恶感 —— 父母抱怨自己的辛苦付出,令孩子感到不安和内心愧疚
【一】你过分的溺爱孩子-亲子教育
12岁的小红从小家庭条件就特别好,独生女,父母更是视她为掌上明珠。基本上只要她有什么要求,父母都会满足她。
上了初中以后,她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女儿脾气越来越大,稍微有点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发很大脾气,有时还会埋怨父母没有满足到自己的需求,觉得父母不关心她,做什么事根本也没有考虑到父母的心情。住校的时候,同宿舍的室友认为她就是一个自私的人,总是要求别人去满足她,导致了大家越来越疏远她。
周末回家就是打游戏,后来父母限制了她的上网时间,小红一气之下更是离家出走。被父母寻回之后,接受了心理治疗。
小红的父母平日里没有对小红的行为刻意去严加管教,小红的要求都是无条件的给予和满足。这种只顾当下的教育无形中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平日里也不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更不会去体贴父母的感受。
由于在从小在家里收到了众多的溺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到了学校之后,很容易把自己的平日里与父母的相处模式转移到与同学的交往上,导致在学校的人际关系非常不好。对于这种情况下的亲子教育,想改变当下的局面,父母不妨可以试试:
1.平日里对孩子的行为可以适当的制定合理的规范。
2.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予满足,可向孩子解释。
3.培养孩子平日里对事物满足心理。
【二】两岁半宝宝教育的八大重点-育儿知识
两岁半是孩子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想要开发好宝宝的智力、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两岁半的教育可是很关键的哦,只要抓住两岁半宝宝教育重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教育好宝宝啦!父母在宝宝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一定要正确教育宝宝哦。
两岁半宝宝教育重点
1、其实,首先应该受教育的反而是家长,先想想自己小时候是不是其实也有类似的经历,很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自己却偏要去干。现在的宝宝就像我们当年一样,所以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一定不要强制要求孩子做这个或者不许做那个,最好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学着去选择。
2、要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一时期宝宝的词汇已经非常多,能够联系说两句话,有时还会唠叨不休,好奇心使他经常会问“为什么”。父母这时要耐心,并要有问有答,而且要用简练的,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来回答孩子,如果遇到不知道的问题,要和孩子一起翻阅书籍或问他人,千万不要为了应付而乱说。
3、对于孩子的要求,可以进行适当的“条件”交换,不要一味的满足孩子各种要求,这样只会从小就培养他不付出就得到的坏毛病。比如说,去超市的时候有风,但是孩子却不想戴帽子。那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跟孩子进行交易,爸爸妈妈答应带宝宝出门玩,但是宝宝要答应爸爸妈妈带上帽子。
4、学会放手,尽管孩子还真的很小,对于很多事情没有真正的判断力,但是也请你一点点的放开自己可能影响宝宝自己成长的大手。即使孩子很多的做法爸爸妈妈不赞同,但如果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受到伤害(身体上的),那就放开牵着她的手,让她自己去做,去选择,哪怕碰壁。
5、学会接受孩子的一切,即使是不好的,或者在你看来是不好的,不要因为宝宝总是对你说不,而感到很苦恼,知道吗,那是她开始建立自我意识的表现,说明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了,你应该为她感到高兴才对,只要宝宝身体健康,就给予她最够的空间去尝试,不要事事都打断,更不要觉得自己做的很失败。
6、识别大小,形状和颜色。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区别各种颜色和大小形状的概念。日常说话时,可有意把形容物体大小、形状和颜色的词强调说,无形中在宝宝的头脑里形成一些概念,再拿画笔或卡片,积木等教孩子认识色彩,知道最基本的几何型,如方,圆等,并对物体的大小有一定的比较。这样,孩子的大脑便会越来越发达,智能会得到迅速的开发。
7、多让宝宝做运动,要让孩子运动身体,不要只局限于户外,家里只要有条件,也可以让孩子在室内做幼儿体操。床上运动对孩子也很有好处。如前后翻滚等。让宝宝的运动能力和智能同步发展。总之,身体锻炼可因地制宜,不必拘泥太多,但要注意宝宝的安全。
8、锻炼手指能促进大脑发育。这么大的孩子可以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小手工。如,可以教他结绳结,让他学会多种打结方法。还可以教宝宝学会拿剪刀,用剪刀剪纸片。正确使用剪刀可以锻炼宝宝手指肌肉的力量,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家长监护下进行。
以上就是两岁半宝宝教育重点的介绍,不管是身体能力、运动能力、智力等方面都要注重教育的平衡性哦,可不能因小失大。
【三】那些值得反思的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育儿知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家庭的教育方式,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这些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弊端显而易见,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应该反思那些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
受争议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
1、湖北一研究生被“狼爸”“虎妈”逼成强迫症
名校研究生李明(化名)从小到大被父母严格要求,考上大学、研究生时,都没得到父母一句表扬。昨天,被失眠困扰的李明来到省武警总医院求医,医生发现,他已患上了强迫症。
今年25岁的李明,从小就是老师眼里的好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高校老师,对他的各方面要求都非常严格。在父母督促下,李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他以高分考取重点大学时,父亲只有淡淡一句:“你考上大学是应该的,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2、“狼爸”萧百佑:教育孩子应该“科学地打”
萧百佑:我的核心观念并不是要打孩子,而是建立良好的家规,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2岁之前,必须让他们学会守规矩。而且我打只用鸡毛掸子和藤条,只打手心和小腿,不会伤筋动骨,但又让他们记住疼。
我的孩子,虽然挨打的次数比其他孩子要多,但挨打时绝对比他们舒服。因为我很理性,犯了哪条家规就打几下,好比吃饭时有一粒米掉在桌上没有捡起来吃掉,就打一下,10粒就打10下。我不像别的家长可能会因为自身情绪化打孩子。
3、温州“狼爸”体罚女儿跑步 6龄童跑6小时后夭折
今年6岁的小如(化名),出生后一直都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今年8月中旬,才到浙江乐清与父母团聚,不料,因遭受“狼爸”父亲的“管教”,被体罚6小时致死。8日,乐清警方披露,“狼爸”涉嫌虐待罪,已被刑拘。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虎妈”“狼爸”所采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专制型父母,相对于其他三种家庭教育模式:放任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忽视型父母。比较这几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权威型父母更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积极自尊的孩子;专制型父母和放纵型父母的教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而忽视型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最糟糕。
换言之,“虎妈”“狼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模式并非恰当的教育,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即容易损害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例如,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可能在学业和早期职业上取得成功;但在社会互动中更容易表现得内向、社交退缩或被动,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常常紧张而令人觉得不友好。
但在现代社会仍然沿用传统社会的教育观来衡量家庭教育的成败得失显然不合时宜。学业的成功与未来人生的事业成就、生活幸福并无必然关系。学业的成功更可能谋求好的职业,也更容易跻身社会上层,但这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没有必然关系。相对地,事业成就、生活幸福与情绪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情绪能力,也就是俗称的情商,它常常反映在个体的情绪甄别与控制,以及人际互动中的自制与影响力。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子女表现更为独立、友好对待同伴、自由主张又具有合作精神;他们追求成就的动机很强,并且常获得成功且受人喜爱。无论在与他人的关系还是自我情绪调节方面,他们均能够有效调节自己的行为。
“虎妈”“狼爸”式教育的另一个风险在于,教育的成功(考入名校)具有侥幸性。由于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各有不同,如果孩子具有较好的禀赋,那么在严苛的棍棒教育下或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如果孩子天资平平,那么“虎妈”“狼爸”的教育实际上就损害了孩子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能力。可以这么说,每一例值得炫耀的“成功”典范背后,可能掩盖了无数沦为“废柴”的不幸孩子。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郑方贤表示,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的方法。不论是“虎妈”,还是更早前的“哈佛女孩”、“耶鲁男孩”,这些都是个案。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许多不成功个案的基础上的。我们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我们看不到按照同样方式培养的并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因此,所谓“虎妈”之类的教子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