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46
冬季天气寒冷,尤其是南方人,室内没有暖气,宝宝很容易因为洗澡、换尿布等问题而受凉。所以,家长们会在冬天选择给新生儿吹空调制热。那么,新生儿冬天能吹空调吗?新生儿冬天吹空调会不会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1
新生儿冬天可以吹空调
冬天可以给宝宝吹空调的。
注意:
但是不建议经常给宝宝吹,这样会导致宝宝本身的抗体下降,抵抗力就会没那么好了,宝妈可以给宝宝多添加衣服防寒,要适当的要外面走走,锻炼一下身体比较好,这宝宝都不会很轻易的感冒。
2
新生儿冬天吹空调注意事项
1、注意腹部保暖
宝宝腹部的保暖很重要。有些妈妈为了保护宝宝腹部,会给宝宝穿多点。然而,穿太多了,宝宝会太热,穿少了又怕腹部受凉。妈妈们可以使用腹围。腹围在给腹部局部保暖的同时,还能固定衣服,避免宝宝玩耍时衣服掀起导致受凉。腹围有分码数,妈妈也注意别围的太紧影响宝宝呼吸。
2、控制温度
宝宝所在的空调房,温度控制在27~28℃,有时室温跟空调显示的温度有所差异,妈妈不妨买支室温计。空调的风速不宜过强,也要避免风口直接对着宝宝。宝宝先进入房间后再打开空调,要出去时应先关好空调等室温接近常温后再出去,温差不宜超过5℃,宝宝要避免频繁的进出。
3、保持空调房通风
因为空调房间一般比较密封,室内空气混浊,细菌含量就会增加,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空气质量差。应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流通。通过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有新生宝宝的家庭,使用空调时,至少打开一扇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调的过滤器过多吸附空气中的阴离子,使室内的阳离子增多,注意通风的同时,也可以购买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
4、增加湿度
宝宝的皮肤水分调节能力远不如成年人,所以就更难适应。宝宝入住空调房,首先要多给宝宝喝水,同时要人为适当增加室内的湿度,如使用加湿器、用容器装水摆在房内。
5、空调网清洁
空调的空气过滤网过滤膜,是用来过滤空气的。如果时间太久不清洗,布满在滤网上的毛屑、灰尘等杂质就会吹进室内,散布在空气中。宝宝一旦吸入这些物质,影响呼吸道健康。所以,大约每隔半个月,就要把空调上的空气过滤网拆下来用大量的水冲洗,室内空气质量才能有所保障。
3
新生儿夏天能吹空调吗
新生儿夏天可以吹空调。
气温很高时,需要给宝宝用恰当的方式降暑,否则易出汗脱水甚至中暑生病。
注意:
不过要注意,室内环境过冷的话宝宝会承受不住的。新生儿的皮肤很薄,皮下脂肪很少,体表面积远远小于成年人,身体里的热量散失得快而产生得少,且宝宝的身体还不能很好地应对温度变化,很容易着凉,如果情况危机的话,还会发生皮下脂肪凝固、发硬的情况,即硬肿症,非常危险。
4
新生儿夏天吹空调注意事项
1、降暑也要注意保暖
不管如何降暑,宝宝的腋下温度都应该保持在36℃至37℃之间,肛门温度应该在36.5℃至37.5℃之间。空调的风不能直对着新生儿。建议给新生儿穿棉制的宽松服饰,不要穿太多,不活动时不会热得出汗即可。对于体质弱的早产宝宝,保暖十分重要,如果情况严重,请让早产宝宝住院,用暖箱护理。
2、长时间吹空调危害健康
吹空调要有度,不能长时间不停地吹,新生宝宝在空气污浊不流通且细菌密集的环境中易头昏、胸闷、恶心,甚至患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感冒。新生儿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很弱,极易感冒发烧,或者扁桃体肿大发炎,还可能会拉肚子、不停地咳嗽、流清鼻涕。
3、室内温度湿度应平衡
为了避免新生宝宝感冒,请把空调温度调在26℃以上;如果条件允许,用加湿器调节湿度,若家里无加湿器,可以在临睡前放一盆水;时常开窗通风。如果新生儿有轻微的发烧症状,请加强室内通风,保证宝宝的保暖,必要时吃*治疗。也不要立马就关掉空调和电扇,而任凭温度升高,这对于宝宝的康复有害无益。
5
新生儿吹空调的最佳时间
吹空调的最佳时间,要视情况而定。
夏天:
夏天的早晚温度较低,可以不开空调,通常情况下中午到下午3点时最热,可以开空调降温。
晚上如果热得睡不着,还是要开空调调节温度的,尽量不要连续开空调10个小时以上。
因为半夜过后气温会降低,可以把窗户打开,让自然的风吹进来,所以睡觉时把空调运行时间定到半夜就行了。
有些宝宝出生在夏天,借助空调来解暑既方便又有效,但要记住,不能长时间吹空调,否则会得空调病。
冬天:
冬天早问温度最低,可以开空调。
早上宝宝起床穿衣服会很冷,家长可以在宝宝睡醒之前或者之后打开空调,等吹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上升了再给宝宝穿衣服。
宝宝晚上睡觉之前可以开空调,可以让空调运行到半夜就可以了,因为宝宝睡着后温暖的被子可以保暖。
冬天宝宝洗澡前后、换尿布的时候都可以在空调房进行,这样能够预防新生儿着凉。
【一】宝宝益生菌怎么吃益生菌的作用-新生儿护理
益生菌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活性活性微生物,正因为有益生菌的存在,我们才会更健康哦,很多家长对益生菌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该怎么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同时也不知道该不该给宝宝补充,其实一些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免疫力低的宝宝都可以补充益生菌。
宝宝益生菌怎么吃
1、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益生菌粉中起作用的是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益生菌,而且只有活着的菌群才有活性,才能起到调理肠道、提高免疫的功效。不同的活菌数量会影响功效。市面上从30万、50万、100万、50亿、300亿活菌数含量的益生菌各不相同。人体摄入数量不是越高越好,家长一定要根据厂家安全指示正确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冲调含有益生菌的奶粉或益生菌制剂时,要使用温开水(35-40℃)给宝宝服用,冲泡好的奶或益生菌制剂要及时服用,以免益生菌死亡失效。
2、益生菌酸奶
益生菌酸奶,是经益生菌发酵的酸牛奶,除了可以为宝宝提供优质蛋白质和益生菌外,牛奶在发酵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乳酸、多种b族维生素等,这些有益物质对宝宝的健康有重要作用。适量进食酸奶,既能够获得丰富的营养,也能获得一定量的益生菌。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由牛奶或奶粉、糖、乳酸或柠檬酸、苹果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奶”,其不具备酸牛奶的保健作用,家长在购买时要仔细识别。
宝宝吃益生菌的好处
1、抑制有害菌
益生菌通过在肠道占位争夺排挤有害菌,产生的有机酸、过氧化氢和细菌,可以阻止有害菌生长繁殖,起到屏幕作用。
2、增强肠道免疫力
益生菌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可增强肠道固有免疫,促进肠道粘膜分泌相关的细胞因子和抗体,对维持宝宝肠道免疫平衡气道了一定作用。
3、促进营养吸收
益生菌能产生乳糖酶帮助宝宝消化乳糖,减缓乳糖不耐受症所造成的腹胀、返气和腹痛。分解乳糖产生的乳酸,可以促进宝宝体内对钙、铁、磷、锌、维生素d的吸收,同时产生维生素b、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
4、减少过敏反应
益生菌作为细菌可调节肠道粘膜淋巴组织的发育,从而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比如益生菌可以使有些宝宝对牛奶过敏的症状减轻,使腹泻得到纠正。
宝宝益生菌什么时候吃
1、服用抗菌素时。抗菌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它杀死敌人的时候往往把有益菌也杀死了。这时候或者过后补点益生菌,都会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
2、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牛奶不适应症、急慢性腹泻、大便干燥及吸收功能不好引起的营养不良时,都可以给小儿补充益生菌。
3、早产、剖腹产和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能从妈妈那儿得到足够的益生菌源,保护健康的肠道菌膜不健全,可能会出现体质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现象,也应该适量补充益生菌。
4、对于免疫力低下或者需要增强免疫力的特殊时刻(如某种流行疾病期间),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5、带宝宝出行或旅游时带点益生菌类产品,如果宝宝肠胃不舒服,服用后能够有效缓解。
温馨提示:益生菌不建议长期食用,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不用另外的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只是在失调的情况下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系统。
【二】黑米的功效与作用-新生儿护理
食物营养价值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同样一种食物原料中,颜色越深的,营养价值就越高,黑米是其中一个代表。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贫血、头昏、视物不清、头发早白等多种病症。
黑米具有b族维生素,赖氨酸,以及钾、镁、铁、锌、锰等微量元素等,其中的钾、镁等矿物质还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糖尿病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食用黑米作为膳食调养的一部分。
黑米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多种营养元素。黑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
2、改善贫血。黑米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铁性贫血、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3、维持血管渗透压。黑米中的黄铜类化合物能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减轻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
4、抗癌。黑米有抗菌,降低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
5、改善心肌。黑米还具有改善心肌营养,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功效。
6、抗衰老。黑米外部的皮层中含有花青素类色素,这种色素本身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
7、预防动脉硬化。黑米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大的作用。
【三】宝宝出生后第一个危险期要这样渡过-新生儿护理
国际上将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生期,也就是围绕出生前后的日子。为什么要单独把这一时期单列出来呢,因为这一时期宝宝很容易受到胎内、分娩过程中及出生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患病,甚至死亡。于是,对于围生期的护理保健爸妈们要特别关注! 1
观察呼吸
分娩后、开始呼吸前,及时将其鼻腔、口腔内的分泌物及黏液清理干净,左右交替侧卧,便于分泌物流出。如呼吸不畅,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啼哭异常,应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血液循环,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
注意体温
刚出生的宝宝必须积极保暖,应该用温暖的消毒巾擦干身上的羊水放入暖包。最好室温保持在22~26度,湿度保持在60%~65%为宜。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体温低于36度添加包被等保暖;高于37.5度考虑是否室温太高、衣被过厚等使体温增高。
3
观察喂养
正常的新生宝宝出生后,即可开始哺乳。但若出现拒乳、不哭、反映差则提示病情存在;若哺乳时啼哭不止,可能是宝宝口腔黏膜糜烂或咽喉肿痛等;若喂奶时间未到,宝宝哭声不止,有检查不出异常体征,多为奶量不足等。
4
观察皮肤颜色
新生宝宝皮肤正常是红润有光泽的,如出现苍白、灰暗无光、青紫、黄疸等要引起注意。若出生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且呈进行性加重,应考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面积是治疗。
5
脐部护理
新生宝宝24小时内要注意脐部有无出血,脐带结扎后48小时内应用消毒纱布包扎脐部,以防出血和污物污染。应保持脐部周围的干燥清洁,勿使大小便污染。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