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11 00:00:00 浏览:35
抱新生儿
新生儿出生后,离开了妈妈们子宫内安宁又暖和的环境,突然来到开阔光亮充斥着嘈杂声音的陌生世界,会感到十分不习惯,甚至惊慌失措。
新生儿极容易受到惊吓,特别是当没有经验的新手爸妈突然把宝宝抱起,让宝宝的颈部和头失去支持时,宝宝往往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哇哇大哭。因此,爸妈要学会抱新生儿的正确姿势,让宝宝得到安全感和感情抚慰。
抱新生儿可使他受到支持,感到全身舒适放松愉快。贴身抚抱是亲子交往建立感情的第一步,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十分重要。
新生儿被抱着时,视野更开阔,受周围环境的刺激也更多,这对他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让宝宝每天躺在床上,爸爸妈妈是省心了,但与宝宝的交流少,会失去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
另一方面,抱新生儿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运动,能刺激宝宝的肢体,利于宝宝身体发育。
抱新生儿的技巧
新生儿的身体标志:头大、头重、骨骼胶质多、肌肉不发达、力量弱。新生儿只能稍稍抬头片刻,等到3个月时才能把头立起。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3个月内的宝宝不能较长时间支撑头的重量。因此,抱3个月内的宝宝姿势是很有讲究的,关键就是要托住宝宝的头部。
对于新生儿,可用平抱的姿势,也可采用角度较小的斜抱。平抱时让新生儿平躺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斜抱时则让宝宝斜躺。无论是平抱或是斜抱,谨记要用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臂则托住宝宝的臀部和腰部。对于易吐奶的宝宝则应采取斜抱,这样可防止吐奶或减轻吐奶的程度。
等宝宝长大一些,开始能独立支撑头部后,可以采取斜抱或直立抱的姿势。斜抱时宝宝向上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宝宝采取直立抱时.
有两种姿势可供选择:一种直立抱姿势是宝宝背朝成人,坐在妈妈的一只前臂上,妈妈的另一只手拦住宝宝的胸部,让宝宝的头和背贴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种直立抱姿势是让宝宝面朝妈妈坐在妈妈的一只前臂上,妈妈的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背部,让宝宝的胸部紧贴在妈妈的前胸和肩部。抱起和放下宝宝的动作一定要轻。
抱宝宝的几种姿势
1、横抱
新生儿只能用横抱。当宝宝仰卧时,妈妈用左手轻轻插到他的腰部和臀部后,用右手轻轻放到宝宝头颈下方,慢慢地抱起。然后,将放在宝宝头部后面的右手慢慢移向左臂,让宝宝脑袋靠到妈妈左手上。这样,宝宝的身体有依托,头也不会往后垂;让宝宝横抱在妈妈臂弯里,会使他感到很舒服,充满安全感。
2、竖抱
等宝宝两个月后,可以采用竖抱。竖抱一般用于喂奶后。等宝宝吃饱奶后,妈妈坐着不动,稍微调整一下宝宝的位置,让宝宝的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一只手托着他的背部,另一只手托着头和颈部。如果要拍嗝,可以用放在背部的手轻拍宝宝的背。这种抱姿有助于拍嗝,让宝宝饱胀的肚子舒服些。
3、让宝宝骑坐在妈妈胯上
大一些的宝宝可以采取这种抱姿,一般用于和宝宝玩的时候。让宝宝和妈妈面对面,分开宝宝双腿骑坐在妈妈胯上,妈妈们一手托住他的背部,一手托着宝宝头颈。这时宝宝若觉得还不够安全,会用小手抓着妈妈的臂膀。
4、站着抱宝宝
这种抱姿也适用于大一些的宝宝,可以让宝宝的视野更加开阔。妈妈站起来的时候先不要站直,弯着腰慢慢站起身,上身和宝宝自然分开。站起后,妈妈的手支撑住宝宝的颈部和背部,上身微微前倾,眼睛温柔地注视着宝宝。然后,妈妈可顺势自然地把宝宝的头靠在自己胸前。确认一下手的位置在宝宝的颈部和屁股,以免没抱稳发生意外。
新生儿该多抱还是多躺
抱抱可以给宝宝安全感,能促进亲子交流。据统计,抱得多的宝宝一般性格都比较开朗。但新生儿的头颈部力量不足,无法独立支撑,最好多让他平躺着。
经常抱新生儿会让宝宝脊椎总是呈弯曲形状,时间久了对宝宝的骨骼生长不利。而且,新生儿头部相对较大,颈椎很难支撑头部的重量。如果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既可以使他身体放平,也减轻了颈部的负担。
如果妈妈想进行亲子交流的话,在宝宝床边和宝宝说说话,给宝宝做做抚触都是很好的方式,不一定要多抱。
抱新生儿的注意事项
1、在抱宝宝之前,妈妈应洗净双手,摘掉手上的戒指和首饰,以免划伤宝宝娇嫩的肌肤。如果手冷的话要捂热双手后再抱宝宝。
2、抱宝宝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太快太猛,即使在宝宝哭闹时,也不要慌乱。多数宝宝喜欢妈妈用平稳的方式抱着自己,这使他们感到安全,突然大力的抱起会让宝宝感到惊慌。
3、抱宝宝时,妈妈要注视着宝宝的眼睛,嘴里轻轻说着“妈妈抱抱”之类的话,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让宝宝多一份安全感。
4、满3个月前,宝宝颈部力量很弱,还无法支撑自己的头,十分容易使头颈受到伤害。所以妈妈在抱起和放下宝宝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支撑着宝宝的头。
5、抱宝宝时,不应该让宝宝的腿蜷起来,而应该让其自然伸直。
6、最好把宝宝抱在妈妈左边,可清晰地感受到妈妈的心跳,安全感大增;妈妈腾出右手,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意外情况。
7、一定要在宝宝清醒时抱宝宝,不要让宝宝养成抱着睡觉的坏习惯
8、将宝宝放下时,动作要缓慢轻柔,待宝宝躺稳后再将手臂抽出。最安全的姿势是让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一】新生儿颅骨凹陷自愈-孕前准备
新生儿颅骨凹陷是什么
新生儿颅骨凹陷是指新生儿的头部出现凹陷,一般呈现乒乓球样骨折,也就是说头部像乒乓球样被压陷变形,但是不会出现明显的骨折线。新生儿和我们成人不同的是,颅骨是比较柔软的,以有机成分为主,弹性好,在手上的时候也不容易破裂,但是当收到外力挤压或者撞击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乒乓球样凹陷。
新生儿颅骨凹陷一般是没有明显的脑损伤症状的,有些可以自动恢复,但是也可能出现癫痫等症状,甚至会影响说话等基本发育,这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是相关的。
新生儿颅骨凹陷的原因
新生儿颅骨凹陷主要是由于外力造成的,我们在上文中说过,新生儿的颅骨是比较柔软的,而且还有弹性,所以当受到明显的外力时,颅骨是会往里面凹陷,有时候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经过母亲阴道的挤压或者医生的暴力接生也可能造成颅骨凹陷,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新生儿的一生造成巨大影响。
还有一些新生儿出现颅骨凹陷是先天性的疾病,可能会因为先天发育畸形儿造成的,这就得看平时的产检了,只要定期做产检,这样的问题是可以发现出来的。
新生儿颅骨凹陷对一个家庭可能是一场很大的不幸,就有新闻曾经报道一对夫妻在孩子出生后发现宝宝的头上有比较大的凹陷,于是双方就是否是医疗事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对于孩子之后是否会出现后遗症大家都不能确定。
新生儿颅骨凹陷的症状
新生儿颅骨凹陷的具体症状就是在头部一些位置出现凹陷,而且凹陷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是几厘米左右,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出来的。
颅骨骨折如果凹陷得比较大的话,可能会刺破硬脑膜,损伤及压迫脑组织导致偏瘫、失语或局灶性癫痫等相应症状,这样就是比较危险的了!
因此,一般来说,新生儿颅骨凹陷的症状是很好辨别的,只要看到新生儿头上出现明显的凹陷,就是出现这种问题,这时候应该去医院确认是怎么造成的,在平时也要注意保护宝宝,摔倒,磕磕碰碰之类的伤到头部都会可能造成颅骨凹陷的。
新生儿颅骨凹陷如何治疗
新生儿颅骨凹陷的资料并不多,在治疗上面应该是按照医生的诊断来确定,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吧。
1、对生命体征不稳定,颅内压增高患儿,应用降颅压、促神经功能恢复*物,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纠正酸中毒。
2、对呼吸功能不全者用氨茶碱、东莨菪碱。
3、对烦躁不安、惊厥病儿早期用足量镇静剂。
4、手术方法:骨折边缘切口,颅骨钻孔,骨折复位,冲洗清除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者用7号套管针经前囟侧角或骨缝穿刺抽吸血肿或经钻孔部位抽血,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5 ml,必要时用盐水反复冲洗硬膜下腔至冲洗液清亮。
新生儿颅骨凹陷怎么预防
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尤其是它对后续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头部的一些位置是控制我们的一些语言和行动能力的,如果受到损伤对一生的影响都很大,让我们来看看应该如何预防吧!
1、定期产检
产检是我们强调过很多次的,定期的产检对母婴的健康都十分重要,只要定期检查,是完全可以检查出胎儿有没有存在先天性的颅骨凹陷,这样就能及早做出预防措施了。
2、选择正规有信誉的医院
选择在什么医院生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尽量选大型的,口碑比较好的医院,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医疗事故,因为新生儿颅骨凹陷也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如果医生暴力接生,挤压或者碰撞到新生儿的头部,也是可能造成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的。
3、保护好宝宝
新生儿的颅骨比较柔软,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给予充分的保护,不要让孩子的头部磕到,一些碰伤、摔跤也是可能造成颅骨凹陷的,这样对头部的损伤很大,所以说保护好家中的小朋友是多么重要啊!
【二】新生儿脐带什么时候脱落-孕前准备
新生儿脐带护理
新生儿脐带的护理非常重要,如果不小心感染的话,宝宝会有感染破伤风、败血症等疾病。要隔绝病原体对宝宝的侵染,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一般来说,脐带是会自己脱落的,但是期间存在一个时间的周期。在这期间,脐带就需要妈妈们小心护理,如能做到以下三个原则,就可以轻松照顾宝宝了。
1、保持脐带的干燥。在宝宝脐带自然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如果在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妈妈最好先以干净的小棉棒将该部位擦拭干净,再执行脐带护理。
2、避免摩擦脐带部位。宝宝在穿戴纸尿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让尿裤的腰际处在在脐带根部位置。否则,当宝宝活动时纸尿布极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该部位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3、勿随意涂抹护肤霜。宝宝的脐带部位非常脆弱,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新生儿脐带出血怎么办
脐带在刚脱落时,肚脐的根部可能会出现渗血水的情况,这属于正常情况,家长不用太紧张。该伤口会像一般的伤口那样慢慢愈合。但如果宝宝经常大声哭闹,就有可能引发少量出血的情况,这就需要注意了。一般来说,宝宝肚脐出血需要注意4个问题:
1、脐带脱落的护理
一般地,宝宝出生后约7-10天,脐带就会干燥脱落。一般不会超过14天大部分的脐带都会很干脆地脱落下来,肚脐也会很快就干了。如果宝宝肚脐出血了,家长可以用75%的乙醇轻轻擦去血迹,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宝宝的脐部即可。一般几天后就可愈合,宝宝年幼,没有必要使用止血*,但应注意肚脐干燥。
2、保持肚脐的干净
肚脐的分泌物多,家长最好定时给宝宝清理肚脐。每次给宝宝洗澡后,要记得擦干肚脐部位的水分,可以用棉棒沾95%的酒精在肚脐处擦拭,但是不要随意把爽身粉撒在肚脐的周围。给宝宝换尿布时,也要注意检查脐部是否干燥,如果脐部是潮湿的,可重复上面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干燥后的肚脐就容易脱落了。
3、脐息肉芽谨防细菌感染
宝宝在剪短脐带后,肚脐位置可能会出现脐息肉芽,一般来说,肉芽也会随脐带一样慢慢干化并脱落的。如果超过半个月,脐息肉芽还没有消退,妈妈可以找医生用化学物质破坏肉芽的生长,待几天后,脐息肉芽就会慢慢干化并掉落。
4、情况异常要及时就医
如果新生儿脐带处不断渗出液体、颗粒状粪便等现象,妈妈们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避免治疗延误等情况出现。
总的来说,新生肚脐出血,多数是剪断脐带后护理不当,家长要多多加强学习,面对新生儿肚脐的出血,要及时消毒,避免更严重的细菌感染。
新生儿脐带什么时候脱落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会在2周内脱落,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参考值。有快有慢的,有些宝宝7天左右就脱落了,但是有些宝宝快1个月了才脱落。
如果宝宝的脐带超过2周一直未脱落,家长们也不必紧张,只要每天坚持用酒精给宝宝消毒,看脐带局部干燥没有渗出就行。脐带干化后会自然脱落的。
新生儿脐带不脱落怎么办
宝宝出生后,医生会给宝宝的脐带扎结,几个小时后脐带残端会变成棕白色,以后逐渐干枯,变细,变成黑色,最终脱落。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新生儿脐带脱落为2周左右,假如2周后宝宝的脐带仍未脱落,家长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是否存在感染、发炎的迹象,例如没有红肿或化脓;如果没有大量液体从宝宝的脐窝中渗出,爸妈就不用太担心,坚持每天用酒精给宝宝肚脐位置消毒即可。如果有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如何保持新生儿脐带干爽
保持宝宝肚脐的干爽很重要,因为被扎结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的组织,如果潮湿的话很容易感染上细菌的。该部位如果干化得快脐带也比较容易脱落,宝宝就不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因此保持肚脐干爽很有必要。
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如果脐带不慎被水或尿液浸湿,妈妈们应该马上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保持宝宝肚脐处的干燥,也可以用纱布包围肚脐,保护宝宝肚脐位置的干爽。
【三】新生儿宝宝需要额外补充dha吗-孕前准备
首先我们先不去探讨宝妈的问题,我们先搞清楚dha是什么?
无论妈妈你现在看到奶粉广告中特意指出的“额外添加dha”;还是发现深海鱼油中“富含dha”,要知道“dha”这种物质最先是在母乳中发现的,起初科研人员觉得母乳喂养的宝宝表现的更聪明,于是研究其中成分才发现了dha这种物质。后来又在深海鱼油中提炼出了dha。
所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添加dha。母乳中本来就含有,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乳母营养,妈妈可以适当吃一些深海鱼,适当再补充一些dha,这样通过乳汁输送给宝宝的可是最适合、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dha哦。
dha到底是什么?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它属于一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确切说属于脂肪酸中的欧米伽—3系列。它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成分,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虽然重要,但是人体对dha的需求量很少,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可是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的。这个道理其实在大自然是相通的。
那么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额外补充吗?
补不补?需要妈妈查看奶粉中的dha含量,如果有添加则不用额外补充;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可能性很小),需要补充。虽然dha补充剂常见的有鱼油和藻类两种,但是tina还是建议大家选择藻类dha。因为鱼油中含有epa,它有扩张血管、抑制凝血作用,因此对婴幼儿不仅不利,而且有可能会造成出血问题。而且鱼油dha还有可能造成宝宝过敏问题。
鱼油是不是鱼肝油?
不是的。虽然名字相似,但完全不同。
1.首先营养成分不同:鱼油主要富含epa、dha。鱼肝油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因此也称作“ad合剂”。
2.其次补充目的不同:鱼油是为了促进脑发育;鱼肝油是为了重点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3.补充的必要性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鱼油中的dha;但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必须额外补充鱼肝油中的维生素d。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