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17 00:00:00 浏览:66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满月后可能会出现好几天不排便的情况,有的妈妈便会认为这是便秘,但其实很可能是出现了“攒肚”情况。那么,攒肚有哪些症状?宝宝攒肚正常吗?宝宝多大会出现攒肚?如何分清攒肚与便秘?
什么是攒肚
孩子为母乳喂养,在满月后两至三天、甚至四至五天不排大便,但是排出的大便依旧是黄颜色的且无干结现象,也没有痛苦的表现,只是每次的排便量比较少,此类情况就被称为攒肚。
孩子一个月至两个月大期间,消化能力得到增强,对母乳营养也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所以每天肠胃里只会遗留少量的残渣,这些残渣不足以促使直肠形成排便,因为排便减少。宝宝出现此现象,妈妈不用着急,因为这不但说明他肠胃的消化功能得到增强,还表示妈妈的母乳的质量非常好,营养均衡。
loadadjs(4);
宝宝攒肚的症状
1.满月前后出现连续几天不排便的情况。
2.宝宝一个月至两个月大期间,经常出现两至四天,甚至半个月不大便的现象。
3.通常情况下,此现象只会出现在宝宝1-2个月大这30天左右的时间里。
4.攒肚期间宝宝所排大便仍是正常颜色且无干结的软便。
5.攒肚时孩子排便状态无异常,也没有难受的表现。
注:其中,孩子的粪便是否为黄颜色且无硬结现象,乃是区分攒肚和便秘最主要的差异。家长要注意辨别这两者,不要随意给宝宝用治疗便秘的*物。
宝宝攒肚正常吗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不了解情况的妈妈难免会有些担心。实际上,对宝宝来说,它肚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攒肚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其肠胃消化能力得到增强,对母乳也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所以每天肠胃里只会遗留少量的残渣,这些残渣不足以促使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就会产生攒肚这一类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攒肚的原因
由于喂养母乳的孩子,正常其所排的粪便中水份占了八成,其中固体成分由2/3的食物残渣和1/3的正常的肠道细菌组成,另外还含有极少量的矿物盐类以及脱落肠壁上皮细胞等物质。这些细菌包含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对人体有益且与人体共生存,还能充分分解摄入体内的食物残渣,产生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喝母乳的孩子,其排泄物中的有益菌群就主要包含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因为母乳被分解得较彻底,肠胃里只会遗留少量的残渣而难以促使直肠排便,从而引起攒肚。
宝宝多大会出现攒肚
孩子满月以后消化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更加充分吸收、消化母乳或者奶粉,从而导致排便量减少,所以一般是在长大到一个月后才开始攒肚。通常,喝母乳的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攒肚的情况。
但是,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这一现象开始的时间也会稍有差别,有的可能早几天,有的可能晚几天。总体而言,攒肚现象大都还出现在孩子满月前后。
宝宝攒肚要持续多久
宝宝攒肚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较大,部分孩子是十天左右,但有的能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每个宝宝的发育程度不同,一般在满月以后会减少排便,但是只要宝宝其他情况一切正常就不用紧张。
孩子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家长对其照顾的好坏不同,攒肚持续的时间也会稍有差异。孩子若是身体素质较好,家长也照顾得当,攒肚现象可能会提早结束;孩子要是本来体质就差,父母也没有照料好,攒肚持续时间就很可能会延长,甚至最终转变成婴儿便秘的情况。
分清攒肚与便秘
虽然攒肚和便秘的表现形式均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但是两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妈妈们要学会区别攒肚和便秘,不能随意给宝宝使用治疗便秘的*物。
与便秘最大的不同是,攒肚的孩子尽管大便次数少了,不过所排大便仍为黄颜色且没有硬结。要区分这两者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排便时是否有痛苦表现、排便量多少、有无硬结等情况来判断。
便秘的症状不仅是大便次数减少,还有其性状也会跟着发生了改变。便秘时会出现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的状况。有时粪便上还会带有血丝,这是因为硬便擦伤了肠粘膜而出现出血的情况,便秘时大而硬的粪便还会造成肛门疼痛、肛裂等,使宝宝腹胀、食欲不振,还可以在左下腹可位置触摸到粪块,这一点也和攒肚有明显差异。
宝宝攒肚了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可以不作任何处理。但是有研究显示,孩子攒肚可能暗示着母乳量稍有不足或是刚够,应采取一些方法来满足这个阶段孩子正常的新陈代谢所需,让孩子的排便次数恢复到每天1-2次的正常状态。同时家长还应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宝宝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止将来出现便秘。这些有效的措施包括以下4点:
1.定时大便
攒肚一般是在宝宝满月以后出现,家长应该从这时起让宝宝养成在固定时间大便的习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坚持腹部按摩
【一】宝宝为什么不肯坐餐椅-孕前准备
很大家长为了培养孩子有好的就餐习惯,在宝宝差不多十个多月左右开始会为他们准备一个餐椅,但是宝宝却不能如家长意愿,对餐椅很是讨厌,吃饭便成了妈妈们和宝宝斗智斗勇的战场,那么到底宝宝为什么不肯坐餐椅吃饭呢?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宝宝为什么不肯坐餐椅的原因:
1、饭菜不合胃口
有的时候,如果饭菜不合宝宝的胃口,让宝宝吃饭就会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宝宝会不愿意坐在餐椅上了,企图用各种站立、移动、离开的动作来反抗吃饭。
其实宝宝都喜欢吃一些味道鲜美、清淡的食物。所以家长对于宝宝吃的食材选择要特别注意,一定要选新鲜的食材。同时,由于宝宝在1周岁之前不能吃盐,所以家长要以清淡为主,而清淡的味道更能突出食物的原味,宝宝更喜欢。
2、餐椅不舒服
如果餐盘太靠前的话会缩减宝宝的的活动空间,如果椅背太靠后的话,又会增加宝宝靠背的难度,安全带太紧的话会让宝宝有束缚感,餐椅太硬的话,又会让宝宝的屁股不舒服,所以很多这种小细节都会让宝宝不爱坐餐椅,所以一到吃饭时间,就想离开餐椅。(如何让宝宝不哭?宝宝哭闹原因与解决办法)
这时候,家长要观察了解宝宝不舒服的原因,再及时的调整餐椅,最好买符合宝宝的身形特点与习惯的餐椅。
3、周围诱惑太多
每个宝宝的好奇心都很强,容易分心,所以在宝宝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宝宝吃饭时,家人不要聊天,也不要在宝宝餐椅边上放玩具。
给宝宝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吃饭环境很重要,这样宝宝才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食物上,专心吃饭。
4、吃饭时间太长
如果宝宝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会让吃饭时间变得很长,这样会恶性循环。慢慢会让宝宝吃饭变得越来越不积极、对吃饭的负面情绪也会越来越多,宝宝就会想一切办法离开餐椅。
家长一定不要让宝宝养成一边玩玩具一边吃饭的坏习惯,严格控制好吃饭时间,如果到了时间宝宝还不吃,就不要让他吃了,等他饿了自己会主动要吃。
所以说,当宝宝有自主进食的表现,出现吞咽反应、出手抢碗筷勺子、抓食物往嘴里放等形为时,说明宝宝应该在餐椅上吃饭了,家长一定要正确应对孩子餐椅的反应,培养宝宝好的进餐习惯。家长要了解2岁宝宝运动训练方法有哪些?平时多关注1-3岁宝宝日常护理专题。
【二】女宝宝身高体重对照表-孕前准备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宝宝的身高体重是否达标一直是新手爸妈关心的问题。今天,妈网百科特意搜集了相关规定,并找出相关的宝宝发育指标表,爸爸妈妈们可以一睹为快啦!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妈网提醒:每个宝宝的发育都会有所差异,爸爸妈妈们切记不要按照标准来强行给宝宝补充营养或节食哦!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计算方法
宝宝出生之后,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发育都是爸爸妈妈们关心的问题。爸爸妈妈们总是想知道,宝宝这样是不是太瘦小了?他有没有符合标准呢?头围在哪个范围内是正常的?了解宝宝身高、体重以及头围的计算公式,时刻监控自己的宝宝发育是否达标吧。
宝宝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宝宝头围标准计算公式: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测量可作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头围=身长(cm)*4/10+15。
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因素
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因素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宝宝所摄入的营养含量以及宝宝的睡眠质量等也都会影响宝宝的身高体重。
1、营养。当营养跟不上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时,宝宝身体的各项组织就会受到影响,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宝宝骨骼生长变慢,身高上不去以及体重减轻,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反之,当营养过剩时,多余的营养会在体内堆积,导致宝宝体重过重,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2、睡眠。宝宝在睡觉期间是最容易长身体的,如果宝宝睡眠质量不佳或是睡眠不足,都会影响到身高发育。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天睡眠时间要保持在20小时左右;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当然,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达不到,但是精神良好,情绪和生长发育状况都很正常,也无需按照这个标准。
3、疾病。有些宝宝可能会在出现一些疾病之后,身高体重受到影响:一般急性疾病会影响到体重,慢性疾病会影响到身高。当宝宝的身高总是低于普通宝宝的10%时,就表示为生长缓慢了;如果是低于30%以上,就需要及时诊治。
4、运动。运动可以说是促进宝宝长身体的关键因素。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骨骼发育增长加快。因此,宝宝稍微大一点之后,建议爸爸妈妈们让宝宝做些适量的运动,促进发育。
宝宝身高体重不达标怎么办
宝宝身高体重不达标,除了遗传因素以外,还有营养、睡眠、运动等几个方面,因此,想要让宝宝跟上“脚步”,对症下*很重要!爸爸妈妈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应保证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物及维生素,特别要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因为蛋白质缺乏会直接影响身高增长。另外,钙、磷元素及维生素d是骨骼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牛奶既含高蛋白又含高钙,是很好的促进长高的食品。
2、睡眠。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每个睡眠周期里面,比如生长激素是在睡眠周期里面以脉冲形式分泌出来的。
3、运动。运动锻炼能促进孩子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发育和功能健全。具体而言,宝宝可以在床上玩蹬腿、翻滚、爬行,或者进行游泳、跳跃、婴儿操等运动。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晒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产生,从而帮助钙质吸收。
4、阳光。宝宝生病,与少晒太阳也有一定的关系。爸爸妈妈们不必担心晒太阳会晒伤宝宝皮肤,只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晒太久,让宝宝多在户外活动也是可以增强宝宝体力的哦!
有利于宝宝长高的食物
对于宝宝来说,营养的全面、均衡至关重要。只有摄入足量的营养,宝宝才有一个健康发育的良好基础,因此,如果宝宝身高偏矮小的话,在食物上,爸爸妈妈们就还需多多努力!下面,妈网百科就介绍几种有利于宝宝长高的食物给大家。
1、胡萝卜:胡萝卜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好朋友。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能帮助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宝宝一般不喜欢吃整块的胡萝卜,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将胡萝卜做成不同菜肴。比如榨汁喝,可以直接榨胡萝卜,也可以跟苹果一起榨汁中和胡萝卜的味道。此外,做鸡肉、猪肉、牛肉时也可以把胡萝卜切成细丝一起炒,这样不仅可以调味,营养也更丰富。
2、鸡蛋:鸡蛋是公认的营养品,特别是蛋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些妈妈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对孩子不好,但是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不用担心胆固醇值,每天吃1个鸡蛋或者2天吃一个鸡蛋,都是可以的。
3、菠菜:菠菜中富含铁和钙。很多宝宝可能不喜欢吃菠菜,那么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把菠菜切碎加在其它辅食中。
4、黑大豆:大豆是一种高蛋白食物,而黑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更高,是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好食品。爸爸妈妈在做米饭时可以将黑大豆加进去,也可以把黑大豆磨成豆浆给宝宝喝。
【三】宝宝吃奶打嗝妈妈们能继续喂奶吗-孕前准备
宝宝打嗝能喂奶吗之打嗝的原因:
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宝宝之所以会打嗝,很多时候是因为宝宝在吸奶的过程之中,吸入了一些冷空气,这些冷空气从宝宝的食道进入宝宝的胃等等器官,造成反流因此就导致了宝宝打嗝现象的发生。又或者是因为宝宝在喝奶过程中哭泣,吸奶过急等原因,都会引起宝宝的横膈肌的收缩,导致喂奶的时候宝宝打嗝现象的发生。
那么弄清楚了宝宝在喂奶的时候打嗝的原因,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宝宝打嗝时候,准妈妈们究竟能不能给宝宝喂奶。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宝宝打嗝能喂奶吗之正解:
其实,如果您的宝宝在喝奶的时候打嗝了,意味着宝宝的食管出现了一些难受,那么这时候您最好的做法就是停止给宝宝喂奶。因为如果您在宝宝打嗝的时候继续给宝宝喂奶,容易造成宝宝呛奶等等更为严重的情况发生。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在宝宝打嗝的时候,妈妈们最好就是要停止喂奶,那么直接的做法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