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备孕 > 孕前准备

宝宝耳朵洞口有黄黄的分泌物

时间:2020-06-24 00:00:00 浏览:30

宝宝中耳炎是什么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是由于耳咽管功能不良或阻塞,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

这主要与宝宝的耳部解剖特点有关。与成人相比,宝宝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故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及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宝宝耳内渗出的积液如果留存达3个月患儿就可能丧失部分听力。因此,不论是急、慢性中耳炎,家长都应带宝宝积极治疗,不可拖延。

宝宝为什么会患中耳炎

近几年来,中耳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这些发病人群多集中于儿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宝宝为什么会患中耳炎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一直以来人们都相信“七窍相通”。医院专家介绍,耳朵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咽鼓管可以调节耳内的压力,以此保持与大气压的平衡。此外,咽鼓管还有防御、清洁的功能。

秋季日夜温差大,常会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炎症波及咽鼓管时,耳内往往会形成负压,就会产生耳闷的感觉,所以常有患者感觉耳朵嗡嗡的,听力也没以前好。

除了感冒,鼻炎、鼻窦炎发作,过敏性鼻炎,鼻咽部占位性病变,儿童腺样体肥大、感染,头颈部放疗等因素也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虽然分泌性中耳炎发生比较隐蔽,婴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差不容易被发现,但家长只要多留个心眼,还是可以发现很多蛛丝马迹的。

而且,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耳内的液体没有被吸收,则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治疗非常困难。

宝宝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中耳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辨别方法。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了以下任何一种症状,你就应该尽早带宝宝去看医生。

1、挠耳朵:孩子在2岁以前是说不清自己什么地方疼的,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你。如果他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2、发烧:中耳炎往往伴随着突然出现的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吃了*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3、左右摇头:左右摇头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征。因为耳朵里不舒服,宝宝会试图通过摇头来减轻症状。所以,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孩子突然变得烦躁,不停地哭,而且夜里也因为疼痛而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5、耳朵积水: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内会积水,鼓膜肿胀。鼓膜穿孔时,就会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孩子耳朵周围如果出现干皮,就要注意了。 6、听力障碍:由于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因此中耳炎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 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如何预防宝宝中耳炎

知道宝宝中耳炎症状后,那么如何预防呢?中耳炎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粘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宝宝中耳炎,必须做好宝宝的冬季防寒,积极预防感冒,避免病菌感染。

宝宝患中耳炎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婴儿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婴幼儿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调整睡姿:仰卧或侧卧:因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宝宝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但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怎么治疗宝宝中耳炎

如果宝宝患了中耳炎症状,父母肯定急着想知道怎么治疗,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怎么治疗宝宝中耳炎吧。

中耳炎的治疗首先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其次除全身应用抗菌和抗病毒*物外,鼻腔局部滴*也十分重要。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要注意,用*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

3、滴耳法:患儿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4、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5、如果是卡他性中耳炎患儿,治疗中除全身应用抗菌和抗病毒*物外,鼻腔局部滴*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滴鼻剂为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滴鼻剂。

6、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更应重视鼓室内脓液的及时排出,以防引起听骨链的损害。所以,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鼓膜切开,通畅引流,而且后者对中耳炎的治疗更为重要。

延伸阅读

【一】眼角白色分泌物是什么-孕前准备

眼角白色分泌物大多是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身体废物,大部分是由于内火过大,炎症刺激或者眼部有疾病病菌感染所造成的一种炎症反应。

原因分析

眼部有分泌物,可能是平时有揉眼的坏习惯,双手又不清洁干燥,导致病菌感染所引起的,如果长期的有眼角白色分泌物,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查明病因。

举措建议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

【二】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孕前准备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种,是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中耳炎的主要发病人群是儿童,所以妈妈们要注意了。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孩子可能会感染到分泌性中耳炎,又因为耳痛不明显,孩子说不清楚,只有在孩子听力受到了明显影响的时候妈妈们可能才会发现然后带孩子去看医生,这样子其实是会耽误了孩子病情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孩子的听力损失,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所以妈妈们要提高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有两种,有可能是机械性阻塞或者是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如长期的鼻咽腔填塞或者孩子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等肌肉薄弱都有可能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是听力的下降。有部分患者的头前倾或偏侧的时候,听力可以得到暂时的改善。但是如果积液粘稠,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孩子如果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是很难察觉出来的,因为他们对声音的反应都比较迟钝,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到学习成绩下降了妈妈们才会意识到孩子的听力受到了影响。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耳痛、耳鸣的症状。急性患者的儿童是隐隐的,有时候持续,有时候抽痛。慢性患者的耳痛并不是很明显,据说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症状。耳鸣的话是低调间接性的,就像嗡嗡声和流水的声音一样。如果头部运动或者打呵欠、擤鼻时,耳朵内会出现水声。

总而言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会有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改善中耳通气的话,要用物理治疗的方法,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反复施行这种治疗;一种是清除中耳积液,这种方法可以治疗鼓室积液的患者;第三种是病因治疗,这种情况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和*物治疗。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宝宝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就一定要密切关注以及到医院去看医生。因为分泌性中耳炎为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率,在给予有创治疗前患者应该严密观察3个月,等待自然痊愈。一般宝宝如果年龄更小,自愈的几率是更高的。妈妈们不用着急着给孩子用*或者手术。观察的时候,应该要改善孩子聆听的环境。

因为*物治疗对于儿童来说会效果有限而且会有很多副作用,所以都是不推荐使用的。尤其是长期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组胺*及减充血剂。手术治疗包括首选鼓膜置管术,一般四岁以下孩子都不建议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吃什么*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发病于儿童,而儿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是有自愈性的,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妈妈们不用急着为还自己寻找吃什么*好,而是应该要在医生指导下观察孩子,让孩子自愈。*物的话,对于孩子来说,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还会有副作用。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充血不应该成为抗生素应用的指征;联合使用抗组胺*及减充血剂,普遍地长期使用口服激素治疗等等,这些*物的副作用都是很明显的。

网上流传说积液及黏稠而呈胶冻状的患者可以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沐舒坦)可调节咽鼓管及鼓室内黏膜生理功能,促进鼓室内积液排除,改善黏膜黏液毯的清理作用。但是目前没有案例说明咽鼓管通气、口服或鼓室内注射黏液促排剂及其他*物能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其实为了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妈妈应该鼓励孩子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不要让孩子吃辛辣刺激的东西。

分泌性中耳炎的偏方

分泌性中耳炎在中医来看属于风邪、痰湿、气血瘀络的,下面妈妈网百科为大家介绍几款中医*方帮助治疗,各位妈妈可以参考一下。

1、方用银翘散合通气散:金银花20g,连翘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叶10g,荆芥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5g,芦根10g,川芎15g,柴胡20g,香附10g。鼻塞重者加辛夷、苍耳子各10g;耳胀闭甚者加藿香、菖蒲各10g;若鼓室内有积液者,可加木通、泽泻各10g。

2、麻黄10g,杏仁10g,苍耳子10g,辛夷10g ,白芷10g,薄荷10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3g;水煎内服。

3、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柴胡10g,当归10g,陈皮12g,辛夷12g,茯苓15g,泽泻15g,石菖蒲10g,车前子15g,葛根20g,木通10g;水煎内服。

4、黄芪30g ,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全蝎12g,地龙12g,黄精15g,葛根15g,丝瓜络 15g,路路通15g。若兼有头晕,腰膝酸软,为肾精虚弱,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慈丸,内服。

【三】男宝女宝分泌物不一样-孕前准备

对于女性来说,怀孕后自己的身份将发生变化,肩膀上也会多了一份责任。同时,孕妇们会非常关注腹中胎儿的发育情况,因为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生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与此同时,大家也非常关注胎儿的性别,这是每位准妈妈都会好奇的。不少人说孕妇怀男宝和女宝的分泌物不一样,那么这是真的吗?

在平时的生活中,各位孕妇会通过很多方法去推算自己腹中胎儿的性别。如通过肚形、皮肤、口味等,还有一些孕妇会通过检查的数据等来判断自己怀男宝的机率大还是怀女宝的机率大。除此之外,不少孕妇还会去研究自己的分泌物,因为有民间说法表明如果大家怀的是男宝,那么其下身的分泌物相对来说会多一些,且偏褐色;而若女性怀的是女宝,那么其下身的分泌物相对来说会少一些,且没有特殊颜色。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的说法是反的,即分泌物多的是女孩;分泌物少的是男孩。所以可以看出这只是大家的一种推测并没有实在的科学依据。

所以各位准妈妈不要过于纠结自己的分泌物,只要做到保持下身干净,且勤换内裤便可。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