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备孕 > 孕前准备

宝宝头围标准

时间:2020-06-27 00:00:00 浏览:85

“大头聪明,小头精”这句话两头讨彩呀!新手爸妈们都热衷于比宝宝头围大小。话说头围就是绕胎头一周的最大长度。量的时候从小家伙头部前面到后面最长的部分,一般就是从“前额的鼻根”到“后脑的枕骨隆突”绕一周的长度。一般来讲,新生宝宝的头围大约在34公分左右,头6个月里宝宝的头围增长最快了,可达10公分!其中,第一个月的增长更可达到3公分,是增长幅度最快的一个月哦。跟人的身高一样,宝宝头围的大小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在±2个标准差里面就算是正常的了,爸妈们可别为一点标准的偏离大惊小怪啦!

宝宝头围标准是什么

宝宝头围标准是指宝宝头围应该处在的正常值,而头围就是宝宝头部一周最大的长度,当宝宝的头围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标准时,可能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岁内的宝宝头围标准吧!

1、出生时

男孩:31.8-36.3厘米,平均为33.9厘米

女孩:约为30.9-36.1厘米,平均为33.5厘米

2、满月

男孩:约为35.4-40.2厘米,平均为37.8厘米

女孩:约为34.7-39.5厘米,平均为37.1厘米

3、第二个月

男孩:约为37.0-42.2厘米,平均为39.6厘米

女孩:约为36.2-41.0厘米,平均为38.6厘米

4、第三个月

男孩:约为38.2-43.4厘米,平均为40.8厘米

女孩:约为37.4-42.2厘米,平均为39.8厘米

5、第四个月

男孩:约为39.6-44.4厘米,平均为42.0厘米

女孩:约为38.5-43.3厘米,平均为40.9厘米

6、第五个月

男孩:约为40.4-45.2厘米,平均为42.8厘米

女孩:约为39.4-44.2厘米,平均为41.8厘米

7、第六个月

男孩:约为41.3-46.5厘米,平均为43.9厘米

女孩:约为40.4-45.2厘米,平均为42.8厘米

8、七至八个月

男孩:约为42.4 -47.6厘米,平均为45.0厘米

女孩:约为41.2-46.3厘米,平均为43.8厘米

9、九至十个月

男孩:约为43.8-49.0厘米,平均为45.7厘米

女孩:约为42.1-46.9厘米,平均为44.5厘米

10、十一至十二个月

男孩:约为43.7-48.9厘米,平均为46.3厘米

女孩:约为42.6-47.8厘米,平均为45.2厘米

宝宝头围测量方法

宝宝头围应该怎样测才是最准确的呢?我们说过,宝宝头围是指头部一圈的最大长度,所以我们应该使用一个软尺来测量宝宝头围。用软尺围绕宝宝的头部,前面经过眉毛正中,后面经过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枕骨粗隆最高处,这样绕过宝宝头部一周所得到的数据就是宝宝的头围大小,一般宝宝的头发比较少,所以可以忽略头发的厚度,不过如果是头发较多的大宝宝,应该把头发拨开测量比较准确。

三个月宝宝头围标准

三个月宝宝的头围标准应该是,男孩在大约38.2-43.4厘米之间,平均数为40.8厘米,而女孩一般在37.4-42.2厘米之间,平均数为39.8厘米。一般来说,宝宝的头围是在出生之后的前半年会长8厘米左右,后半年长3-4厘米左右,满了4岁之后,头围就增长得很慢了,10岁之后就几乎不会增长了。可以根据上文中的标准范围来衡量宝宝头围大小,如果实际头围比正常平均值大或小两个标准差,则可诊断为大头或小头畸形。

宝宝头围偏小怎么办

宝宝头围偏小一般是指宝宝的头围小于同龄宝宝头围中位数减两个标准差,甚至第三百分位以下者。这时候宝宝的智力发育可能受到限制,体力上也会落后,有些还会出现抽风,这些宝宝一般头小而尖,前额窄小。

如果测量后确定宝宝头围偏小,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一些疾病,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做智力测试,看宝宝是否存在智力缺陷,医院的全面检查可以帮助到你的宝宝。

宝宝头围偏大怎么办

宝宝头围偏大是指测量的头围偏大于正常值,这种情况一般是某种疾病造成的,在临床实际中发现引起孩子头围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脑积水,所以一旦发现宝宝的头围有不正常的偏大,明显头大身小,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治疗,看是否患有患有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及早治疗,以免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影响。

延伸阅读

【一】七个月宝宝用筷子沾了点酒吃会不会有影响-孕前准备

宝宝还太小的时候,妈妈是需要特别注意宝宝的饮食问题的,因为宝宝太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没有发育成熟。妈妈稍有不慎就容易影响到宝宝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平时除了给宝宝喝一些奶粉之外,还可以给宝宝吃一些辅食,比如小米粥或者骨头粥。那么,七个月宝宝用筷子沾了点酒吃会不会有影响吗?

七个月的宝宝是绝对不可以碰酒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宝宝沾了酒之后容易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如果宝宝用筷子沾了酒吃了的话,那么妈妈就需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水,然后带宝宝去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妈妈也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如果宝宝精神可以正常喝奶睡眠也正常就没事,妈妈不用太担心;如果宝宝一直睡觉没有食欲,那么妈妈需要多注意了,可以带宝宝去医院给医生看一下,及时治疗或者吃一些*物。

所以说,如果家里人在喝酒的话,妈妈就可以带宝宝回房间里,不要把宝宝放在周围,因为宝宝七八个左右正是好动的时候,酒会容易被宝宝吃到,那就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

【二】宝宝上吐下泻有什么办法-孕前准备

其中,对宝宝伤害最大的就是轮状病毒,这个病毒妈妈一定要重视哦,因为每年秋季都是轮状病毒“发威”的时期,而且,国内约有1000万的婴幼儿会感染。每年有10万名婴幼儿葬送它们的年幼的生命在这个病毒之下。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了解:这个病毒到底多可怕?它是怎样传染的?要如何预防?

轮状病毒又来袭:传染率高达90%?

让宝宝有苦难言的轮状病毒其实是一种双链糖核酸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肠毒素,进而损坏细胞,引起腹泻。

每年秋季都是轮状病毒“发威”的时期,国内约有1000万的婴幼儿会感染。

轮状病毒传染性极强,可通过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病毒感染的衣物、玩具、餐具传播。

妈妈的双手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如果不清洗就与宝宝接触,宝宝吃手指时会一并把病毒吃下肚子。另外,宝宝们分享玩具也是病毒快速扩散的方式,严重时甚至出现大规模传染。

5岁以下的宝宝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其中6个月-2岁的宝宝易感性最高,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宝宝体内缺乏抗病菌,抗病毒能力差,因此,妈妈要提高警惕。

宝宝上吐下泻:警惕感染轮状病毒!

宝宝感染轮状病毒,症状与肠胃炎相似,如呕吐、腹泻、腹痛、发热。但妈妈别把两者混淆。与肠胃炎相比,轮状病毒性腹泻呕吐较为突出。

呕吐常先于腹泻,一般会持续3天,而腹泻则会持续3-8天,一天腹泻次数可达10次以上。腹泻物为草绿色或黄色水样大便,有时可有粘液,还散发出恶臭味。

如果宝宝病情加重,严重时会出现脱水、酸中毒、休克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肠套叠、胃出血、紫癜、脑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并发症。

妈妈一旦发现宝宝吃不下饭,还上吐下泻、无精打采的,甚至有脱水症状,就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实用7招:机智妈妈机智护理宝宝

宝宝感染了轮状病毒,往往因身体的不适而哭闹不止,为了帮宝宝缓解病痛,防止病情加重,妈妈要如何做好护理呢?机智妈会用以下7招:

1、增加饮水

轮状病毒对宝宝最大的危害是引起脱水,所以增加饮水,防止重度脱水尤为重要。妈妈可在宝宝腹泻期多让宝宝喝富含电解质的液体,如米汤、苹果汁等。

2、适当喂母乳

宝宝腹泻后体内营养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营养,如仍在母乳期,妈妈可以适当喂宝宝喝母乳,以避免宝宝体重持续下降。

3、改用无乳糖奶粉

如果宝宝有喝配方奶,腹泻时则不宜继续喝,应改喝无乳糖的防腹泻奶粉,建议持续喝一段时间,症状缓解后再换回原来的奶粉。

4、清淡饮食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呕吐后不宜吃油腻刺激性食物,妈妈应让ta多吃稀饭、稀粥、馒头等清淡食物,等宝宝身体痊愈后再恢复原来的饮食。需注意的是,宝宝刚呕吐完,不能马上让ta进食。

5、护理臀部

宝宝感染病毒后腹泻次数会增多,所以要更加注重臀部护理。每次腹泻后,妈妈可用温水清洗宝宝臀部,并涂上保湿霜或油脂类*膏,防止宝宝“红屁屁”。

6、加强卫生

宝宝出现呕吐或腹泻症状,妈妈要及时清理宝宝呕吐物及排泄物,同时,还要勤洗手,避免新的传染源出现,导致病毒扩散。

7、做好隔离

宝宝生病期间,最好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也不要让宝宝上幼儿园,以免病毒传染给其他宝宝,造成集体感染。

又到一年入园季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

9月初秋,早晚温差大宝宝易生病,而此时又正逢入园季、开学季,一定要警惕手足口病高发时段,须防幼儿园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要应做到:

1、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妈妈一定做好宝宝的个人卫生,教会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注意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衣物被褥在阳光好的时候多暴晒消毒。

4、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不要让宝宝过于疲劳,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这样做能改善宝宝体质,提高免疫力。

5、如果宝宝幼儿园中有疑似病例,那么近期先不要让宝宝上幼儿园,可以等病情明确后再去。如果身边有宝宝发病,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和发病的小朋友接触。

6、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出门要给宝宝带口罩。

家长要注意

得了手足口这样护理

1、注意隔离防护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得了手足口,第一时间要带宝宝及时就医,确诊后要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要隔离两周。手足口病大人也会得,所以妈妈要注意在护理宝宝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宝宝用过的玩具、杯具以及其他的一切都要彻底的消毒。

2、注意皮疹护理

宝宝穿的衣服、被子要干净整洁,衣服应该宽大柔软,还得经常更换。妈妈要定期修剪宝宝的指甲,必要时还可以把宝宝的小手包起来,以防他抓破皮疹。如果宝宝的小屁股也有皮疹,那么一定要保持宝宝的小pp清洁干燥。

3、注意发热护理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一般会有发热的情况,通常情况是不需要特殊处理。妈妈要注意让宝宝多喝水,并注意记录宝宝体温变化,要是体温超过了38.5℃,就需要尽快带宝宝到专业的儿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

4、注意室内通风

家里的空气要保持流通,宝宝生病期间不要请别人来家里做客,如果天气不错,可以带宝宝到户外活动,但是一定要到空旷人少的地方,以免感染其它人群。

5、注意饮食护理

宝宝患手足口后会因为发热、口腔疱疹吞咽疼痛等症状而影响食欲,拒绝喝水。这时候,妈妈一定要鼓励宝宝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可以给宝宝多喝些清凉的东西,饮食上要注意给宝宝多准备一些清淡可口,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要过咸和刺激。

小贴士

预防感冒4招

1、宝宝穿衣需注意。

婴幼儿自身产热能力差,适当给孩子多穿一层单衣或者薄背心是可以的。但没有理由让孩子穿得和父母差一个季节。

2、保持居室空气新鲜。

经常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房间里充斥着油烟及烟味,因为烟的味道会刺激宝宝,引起或加重咳嗽。

3、加强宝宝的体育锻炼。

小婴儿可以在妈妈的帮助下做婴儿操,幼儿可以按着自身的爱好和性格特点多做跑跑、跳跳骑车等运动来挑高自身抵抗力。

4、注意宝宝睡眠。

宝宝踢被子不是因为淘气。睡热了,孩子自然会踢被子的。睡觉前,妈妈怕他凉着,盖得比较厚,而宝宝可能会出汗。到了下半夜气温下降,妈妈也睡着了,把被子踢光的宝宝,此时最容易受凉感冒。

最好不让宝宝穿着针织内衣内裤或比较厚的睡衣睡觉。穿小裤叉、小背心睡觉,宝宝就比较安稳,不那么爱踢被子了。穿得越多,越不舒服,就越要踢被子,反而会受凉。

【三】宝宝断奶食谱-孕前准备

宝宝断奶期间是妈妈比较头痛的事情,除了宝宝有暂时的不适应外,妈妈奶涨也会十分辛苦,宝宝断奶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让宝宝尽快过度这个断奶期,能喜欢断奶后以外的食物,那么宝宝断奶期间需要哪些食物呢?要注意什么?

蒸鱼饼

把1/2条鱼去皮和骨、刺后研碎,与豆腐泥混合均匀后做成小饼,放蒸锅内蒸,把鱼汤煮开后加少许盐,最后把蒸过的鱼饼放入鱼汤内煮熟,蒸鱼饼的特点是能够保持鱼肉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疙瘩汤

把1/4个鸡蛋和少量水放入大匙面粉中,用筷子搅拌成小疙瘩,把切碎的胡萝卜、圆白菜各两小匙放入肉汤内煮软后,再把面疙瘩一点一点放入肉汤中煮。

三鲜蛋羹

把1~2个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食盐和凉开水打匀,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再切几个新鲜虾仁与炒好的肉菜末放进蛋中搅匀,再继续蒸5~8分钟,停火后即可食用。

虾豆腐

虾2条,豆腐一小块,

嫩豌豆苗2、3根煮熟后切碎,放入锅内,再加切碎的生香菇,加海味汤煮,熟时薄薄的勾一点芡。

果羹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