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1 00:00:00 浏览:26
我们都知道,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也是免费的,儿童上幼儿园、上小学甚至出国都需要有接种证。
新生儿从出生到18 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接种一次疫苗。6 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今天亲贝网小编为大家罗列一下,家长们要记牢,不要错过了疫苗接种时间。
疫苗的接种时间如下:
出生24 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
1 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 月龄:脊髓灰质炎(第一针)
3 月龄:脊髓灰质炎(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 月龄:脊髓灰质炎(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 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 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8 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乙肝疫苗(灭活)
9 月龄:a 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 岁:乙脑疫苗(初种)
1.5 至2 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 岁:a 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 群流脑疫苗
4 岁:脊髓灰质炎(加强针)
6 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12 岁:卡介苗(加强针)
接种疫苗一定要按时带孩子去接种点接种,现在全国都可以免费接种,也为我们省下了很多麻烦。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儿童手工高跟鞋怎么做-孕前准备
孩子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有手工作业,有些孩子天生爱美,喜欢高跟鞋、化妆品等东西,回家之后要求家长带自己制作高跟鞋。但是,没有制鞋经验的家长,会不知道儿童手工高跟鞋怎么做?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手工高跟鞋制作过程:
1、准备好彩纸与固体胶。将彩纸裁成正方形,沿着两条对角线对着后,再展开折痕,将一个叫中心点翻折,再沿着中心点向上翻折,左右两个角向上,朝中线翻折,翻到背面后,再开口处一段将两个角分别向中线翻折,展开,将翻折部分撑开,向下压平。开口处三角形向上翻折,展开,将翻折的部分三角形向折痕对折,沿着折痕向上翻折,多余的部分翻折到夹层固定。底下的两个角需要互相交叉,多余的部分再折到夹层里固定,这样鞋头基本就完成了。
2、再准备另一张彩纸,前面的三步做法一样,第四步翻到背面,将彩纸分成三等份,将左右两个角翻折后展开,再将最里面的那层按折痕左右翻折。将左右两边的小三角翻折,得到折痕后,再根据折痕向内折。得到三等分折痕后再向内折,就得到一个小三角形。将小三角形以中心点向前折,将顶角左右两边对折,将鞋跟涂上固体胶固定。翻到背面,将开口处纸翻立起来,鞋跟就做好了。
3、将鞋跟与之前做好的鞋头部分用固体胶粘好后,儿童鞋子就做好了。
【二】儿童手足口病-孕前准备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膝部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种,主要是柯莎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想必大家都听过,但是一定不是很了解。常常家里的小孩就比较喜欢得手足口病,家长们也能够从医生的口中听到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及轻微、但传染度颇高的传染病,可由多种的肠道病毒引致,4岁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一旦到了春秋时节,手足口病就会常常袭击人们的健康。而这个时候,抵抗力弱的儿童,正是最容易被袭击中的人群。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助于家长及早的判断疾病,然后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那么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呢?
1、手足口的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很多抵抗力好的宝宝并不会发病,能够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而有些宝宝抵抗力差,开始多有发热表现,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病宝宝在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粘膜、唇、手掌、足底、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丘疹,进而发展成为小水泡。小水泡破溃后容易造成病患部位的溃疡,患儿会有疼痛哭闹的症状。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3、在确定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后尽量不要让宝宝接触其他小朋友以免造成其他宝宝的感染,从而引起地区性流行。更不要惊慌失措,需要家长按照正确的方法给宝宝进行护理。一般很快就能痊愈而且不会造成其他伤害和后遗症。
手足口病并发症
手足口病也被称之为“手口足综合症”,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疾病,而且这个疾病以小孩子发病最为常见。同时,患了手足口病还会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那么手足口病并发症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
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 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死亡率极低,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
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所以如果确定小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们一定不要耽搁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手足口病治疗
小孩子往往都不是很注意自己的卫生,而且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这个时候常常都会受到很多疾病的困扰。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那么手足口病治疗是怎样的呢?
手足口病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服用抗病毒的*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
1、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2、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3、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4、双花防毒饮 方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制法:上*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液150ml。每日1剂,*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每次一到了夏天或者是秋天,正是疾病滋生最佳的时节,小孩子的抵抗力又非常低。往往一个不注意就得了手足口病。那么问题来了,家长可要及时做好措施,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呢?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手足口病防治指南
往往小孩子不注意卫生是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关顾”,其中要以手足口病最为常见了,那么家长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怎么做好预防措施才能让孩子免受疾病困扰呢,手足口病防治指南来告诉你!
对于手足口病,了解症状,才能及早预防:
1、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预防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在疾病高发期,家长应加强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3、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
4、家长还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5、尽量避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孩子与患儿亲密接触。
6、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如果患病,应该这样护理:
1、宝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2、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3、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4、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三】儿童花粉过敏怎么办-孕前准备
什么是儿童花粉过敏
儿童花粉过敏即发生在儿童身上的花粉过敏症,花粉过敏又被称为枯草热。是一种因吸入外界花粉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花粉过敏症多发于春夏季,这与植物花开的季节有关,风媒花粉是主要的过敏源。春季主要的致敏花粉多为橡树、榆树、槭树、桦树及橄榄树等树木类花粉;夏季则以狗尾草、香茅草、果园草等园草花粉为主;秋季多为豚草等野草花粉。
如果孩子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子堵塞、呼吸不畅、眼睛发痒、眼睑肿胀并常伴有水样或脓性黏液分泌物等状况则有可能是儿童花粉过敏,儿童花粉过敏多在孩子2-3岁后发生。
儿童花粉过敏怎么检查
想要确认孩子是否确实属于花粉过敏,可以到专业机构进行过敏源检测。下面几种为常见的过敏源检测方法。由于过敏分多种类型,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只有进行了过敏原检测才能确诊或排除对什么过敏,而过敏原的确定对类似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治疗则是至关重要的。
即通过皮下注射过敏源,经过短时间的等待后观察皮肤的反应,以此确定孩子是否对花粉过敏。
方法二:点刺试验
点刺试验也算得上是一种特殊的皮内试验,它先将点刺皮试液滴在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穿过液滴,刺入皮内。虽然要刺破皮肤,但是这种试验方法皮肤破损很小,不会给孩子带来痛感。
方法三:斑贴试验
将可疑的花粉贴在皮肤上,观察一段时间后,根据皮肤对接触物的反应判断是否对这种物质过敏。
儿童花粉过敏能否根治
上文介绍了花粉过敏可诱发的过敏性疾病,并提供了简单的护理方法。但这些护理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不能根治儿童花粉过敏。那么,想要根治儿童花粉过敏该怎么做呢?
先来看传统的花粉过敏治疗方法,即服用抗组胺类*物,常见的抗组胺类*物有扑尔敏、息斯敏、敏克、开瑞坦等,这些*物能够较快地缓解孩子花粉过敏的症状,但是作用是暂时的,孩子再次接触花粉时还可能出现过敏症状。需要提醒各位妈妈的是,这类*物不可经常性给孩子服用,抗组胺类*物可能会地干扰孩子原本精确的内分泌体系,还会造成孩子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影响孩子肠道的吸收功能、维生素、各种微量无素的正常吸收。
其次是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是一种需要长时间坚持的过敏治疗法,对由花粉等因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有一定治疗帮助。舌下脱敏疗法一般两年,皮下注射脱敏疗法至少三年。皮下注射脱敏疗法前半年每周一次,而后两周一次到最后的一月一次,否则的话会前功尽弃或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治疗。
想要根治过敏,需要找到诱发过敏的因子,通常花粉过敏并不是单纯对某一种物质的过敏反应,常见的花粉约有3000种,要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十分困难。
儿童花粉过敏该如何预防
既然花粉过敏难以根治,那么针对花粉过敏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在花粉传播的主要季节,减少带孩子在外逗留的时间,特别是在晴天的傍晚。若要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尽可能选择雨后、清晨等花粉指数较低的时间段。
出门带齐“装备”。需要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准备口罩、眼镜、帽子等装备,这些装备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孩子与花粉的接触。
勤换衣勤洗衣。在花粉传播频率较高的季节,孩子外出回来后一定要勤换衣,避免花粉残留在孩子的衣服上。另外,这样的季节,孩子衣物在室外晾晒的时间也要缩短,以免沾染花粉。
关好门窗。在花粉传播的主要季节,除了必要的开门通风,记得要关好门窗,以免花粉随风进入室内导致孩子出现过敏症状。
购置空气过滤设备。花粉传播可以用“无孔不入”来形容,因此可以考虑借助空气过滤设备来净化空气,减少花粉等粉尘对孩子造成的健康困扰。
儿童花粉过敏可多吃的食物
蜂蜜
美国免疫学专家指出,每日服用蜂蜜,对孩子的花粉过敏很有效。不妨每天给孩子喝一勺蜂蜜,连续服用两年,就能安然度过花粉过敏高发的春夏两季。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的微量蜂毒,它对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另外,蜂蜜中的微量花粉颗粒,可以让孩子渐渐对花粉产生抵抗力,这和“脱敏疗法”的原理是一样的。另外,蜂蜜宜温水冲服,对蜂蜜过敏和1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喝。
酸奶
每天喝点酸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花粉过敏症。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把89名过敏性鼻炎患者分成两组,他们均对花粉过敏。研究人员让其中44人每天食用含50毫克乳酸菌的食品(相当于100克酸奶),而另外45人则食用不含乳酸菌的食品。
大枣
红枣中的环磷酸腺苷属于抗过敏物质,水煮、生吃大枣,每次10颗,每天三次,能改善过敏情况。不过,大枣不要与胡萝卜或黄瓜一起吃,否则会破坏其中的维生素c。此外,大枣含糖量高,性偏湿热,所以有蛀牙或便秘的孩子不适合吃。
金针菇
在金针菇菌柄中含有一种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蛋白,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蛋白最好提取成滴剂,如果只是把金针菇当一般食物吃,其中的蛋白经胃肠道消化可能会被胃酸破坏,人体能不能吸收、能吸收多少,现在还不知道。
胡萝卜
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调节细胞内的平衡,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