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21:32:01 浏览:68
1、地块选择与土壤管理
地块选择是茶树栽培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综合茶树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势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来考察选定种植的地块。在茶树种植的土壤选择方面,倾向于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层肥厚的微酸沙质土壤,这一类土壤一般具有比较良好的透气、排水优势。
平稳是茶树种植过程当中对于地势的最基本要求,建议茶农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进行茶树的种植。对茶园的土壤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土地肥力的保持,通过使用草叶的覆盖可以稳定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促进茶园土地的活性,还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育以及蔓延。
2、平衡施肥
茶树种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的内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则是追肥的应用。茶农应当选择秋天时节在茶树之间挖掘土沟,进行肥料的施加。
基肥的施加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保证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采用生物肥料与史丹利的纯硫基混合施加以丰富土地的营养成分。追肥的工作则是集中在茶树发芽的早春时节,首选尿素为主,有机肥为辅。土壤的填盖一定要注意搅拌的充分性与均匀性,为了避免土沟的下沉,应当是铺盖的填土高到地平线以上。
3、气候灾害和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干旱的预防以及害虫的防治。由于昭平县具有夏季高温少雨的基本特点,因此要在茶园的开辟上加强对抗旱能力的注意。为了预防干旱,理想的茶园应当选择在土层厚实的近水源地。病虫害的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绿叶蝉可选用藜芦碱、茚虫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瘿螨可选用矿物油、炔螨特,防治芽叶病害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施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农*使用的频率与课题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茶树天敌应当尽量采用利用而非杀灭的方式,加强对生物农*的积极应用与推广。
4、茶叶修枝与摘采
在适宜的时期对茶树树枝进行正确的修剪,对茶树的长势协调、茶叶的产量提高以及质量保证都是非常必要的。茶叶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干确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个环节。一般情况下通过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树的主干,在首次的修剪当中一般落在茶树上挑选三四条比较粗壮的枝条来作为留用的主枝以备进一步培养。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选枝干中再选定两到三个分支。如此反复,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干,确定出整株茶树的树形。
采茶时间的科学确定具有两层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所采集到的茶叶在质量上能够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避免对茶树健康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实践当中,根据茶树特有的“早采早发”特点,形成了一套采茶的基本方法。
在理论上,茶叶摘采的一般部位出于中开面以及小开面的中间,无论是在春秋季节还是在冬夏季节都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茶树栽培管理当中,一般在春季将茶叶的摘采稍作提前,这样的茶叶采集方法有利于延长茶叶生长周期,处理好茶叶生长与采摘、质量与数量之间的矛盾。
茶叶基本知识
1、茶叶的基础知识主要了解茶叶的起源、发展历史、茶叶分布、茶叶的保存等,中国是茶叶之乡,茶叶知识非常丰富。
2、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1)神农尝百草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
(2)我国的云南地区有树龄超过2000年的野生大树。
(3)茶叶是从唐朝起自我国向朝鲜、日本、荷兰、葡萄牙、英国、俄国、美国等传播。
(4)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茶称谓起源于中国。
3、茶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发现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4、中国茶区分布
四大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
5、茶叶的保存方法
(1)袋装保存:茶叶是指不同茶树的叶子和芽,泡水饮用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若是想将茶叶保存的时间较长,可以将茶叶装入塑料袋中保存,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不要放在有阳光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使茶叶发霉。
(2)装罐保存:准备好一个干净的密封罐,将茶叶放入塑料袋中,将里面的空气尽量挤压出来,并将其密封,再放入密封罐中密封起来,密封罐尽量采用铁质的,这样会使茶叶保存的时间更长,千万不要使用生锈的铁罐,容易使茶叶变质。
(3)冷藏保存:茶叶的保存方法有很多,在正常的环境下保存,可以保存18个月左右,其实也可以将茶叶装入保鲜袋中,尽量将其密封起来不透气,再放入冰箱中冷藏起来,这样大概可以保存两年左右,甚至可能会更久。
茶叶小知识
1、茶树自种苗生长至衰老死亡的一生中,可划分为种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四个时期。种苗期是茶树生的开始,从成熟种子,经播种发芽,到地上部植株第次生长停止,全程约8~9个月。幼年期约4-5年,是培茶树培养树冠的重要时期,在这四五年当中的后1-2年,也就是幼年期的后期一般可以采取打顶采摘的方法开始采茶获得收益。
2、成年期是茶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在营养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一般可维持20年左右,这是茶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时期。衰老期茶树经多次采摘,形成顶层分枝细密的“鸡爪枝”,发芽能力减弱,芽叶瘦小,产量明显下降。
3、高档名优茶都要求采摘细嫩的芽叶做原料。如特级後的龙井茶一般以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的芽叶为原料,制作这样500克龙并茶大概需要3万-5万颗茶芽。碧春的鲜叶采摘特别细数,制作也非常精细,加工500克千茶约需6万-7万个嫩芽头。
4、还龙并茶鲜叶有一些名优茶要求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如白毫银针、雪水云绿等,开化龙顶,少则要采摘6万~8万个芽叶,多则要采摘10万个芽叶,可见采制茶叶的艰辛。
5、茶叶是一种经济作物,茶在中国已有4700年的历史,原产于中国(云贵高原),主要产地是长江中下游省区。
6、茶叶的原料主要采摘于茶树新梢,一般有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至四、五叶。
7、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
关于茶叶的知识
我国茶叶众多,分为六大茶类:绿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
六大基本茶类(具体茶名补充)
1、绿茶类: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云雾毛尖;曾侯银剑;信阳毛尖;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须;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2、乌龙茶类: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3、红茶类:祁门工夫;湖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红茶;宁红工夫;宜红工夫;越红工夫;川红工夫;政和工夫;闽红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
4、白茶类: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
5、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
6、黑茶类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边茶;六堡散茶;普洱茶。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