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36
预防接种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防疫针”。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很弱,这些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孩子 的生命和健康,通过给孩子打防疫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和增强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在婴幼儿时期很多传染病易感,需要注射多种“疫苗”,还要进行加强注射,到底什么时候打防疫针最合适呢?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检验,制订出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预防接种的“计划免疫程序”。目前我国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有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乙肝疫苗,另外还常注射流脑菌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
(1)、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自从1921年应用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无数经验证明,卡介苗接种后可降低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如接种质量高,一次接种的保护力可达10一15年。卡介苗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2个月以上的婴儿,在接种前要做结核菌素试验,检查一下是否感染过结核,如试验阳性即可接种卡介苗。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
(2)、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医学上的“脊髓灰质炎”。这个病对儿童危害很大,可造成终身残废,给个人、家庭 、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不幸,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做出承诺,要在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并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服丸活动(1993年12月5日和1994年1月5日),这对我国儿童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现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价混和疫苗,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服丸时应用温开水化开或吞服,切不能用热水服用,以免将糖丸中的活病毒烫死而失去作用。
(3)、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由于6今月以内婴儿有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所以6个月内婴儿一般不会得麻疹。如6个月以内注射麻疹疫苗,反而会中和婴儿体内的抗体,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进行复种。
(4)、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接种一般是在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牛列2岁时再复种1次。
(5)、流脑疫苗。目前所用的是精制a群脑膜炎双球菌多糖体菌苗,接种后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生。一般1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注射1次可保护2年。
(6)、注射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点预防对象是6个月至10岁的小儿,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月进行,免疫期为1年,2岁、6岁、10岁各复种1次。
(7)、注射甲、乙肝疫苗。目前乙肝疫苗已纳入免疫接种程序,0、1、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甲肝疫苗已在某些地区开始接种,能有效地防止甲肝的发生及流行。 如能根据小儿年龄、季节适时给孩子打防疫针,即可有效地防止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在传染病流行时,能有效地防止孩子患病,起到保护孩子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
【一】三款宝宝长牙时期食谱-婴儿保健
长牙期的宝宝除了保证每日的奶量,辅助食品所提供营养的比例要增加,父母应更注重食物的多样性,要给宝宝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他的食物也可以逐渐由糊状向固体过渡。下面推荐几款宝宝长牙期食谱。
宝宝长牙期食谱:水果蔬菜棒
原料:胡萝卜或苹果。
制法:
1、将蔬菜如胡萝卜洗净,蒸熟后去皮,切成条状。
2、将洗净的水果切成小长条,让宝宝拿在手上食用。
小知识:宝宝出牙的时候,牙床不适,他喜欢拿东西来啃,这些水果蔬菜棒就是手指食品。
适合8~9月的宝宝,可缓解宝宝牙床的不适。烤面包片也可以。
宝宝长牙期食谱:肉末粥
原料:大米50克,猪瘦肉50克。
制法:
1、将瘦肉剁成肉末加酒、生粉拌匀,在油锅煸炒后加水焖煮5分钟,待用。
2、锅中放适量清水,将大米放入其中煮粥;待水沸腾时放入瘦肉末;再次沸腾后转小火熬粥。
小知识:红色肉类的肌红蛋白中含有丰富的铁质,是宝宝补铁的良好来源。肉末可用粉碎机制作,更加方便。煮粥时水和米的比例为8比1。
提醒:2岁以下的宝宝不宜吃牛羊肉,不易消化吸收。
宝宝长牙期食谱:鲜虾肉泥
原料:鲜虾肉(河虾、海虾均可)50克,香油1毫升,精盐适量。
制法:将鲜虾肉洗净,剁碎,放入碗内上笼蒸熟加入适量精盐及香油拌匀即成。
每日1--2次,每次20克--25克。
小知识:富含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尼克酸、优质蛋白质、优质脂肪等
适宜7个月以上婴儿长牙补钙时食用。
【二】学龄前宝宝必吃的10种营养食物-儿童保健
专家的观点
专家建议,1岁以后的幼儿每天至少吃10种以上食物,以后可逐渐增加到30种。妈妈烹饪时可以将许多种类食物合在一起吃。
粮食:主要是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热能(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
肉蛋:主要是提供蛋白质和脂肪;
蔬菜:主要是提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水果:主要是提供维生素;
配方奶:主要是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对宝宝生长发育有利的特殊营养成分。
不同食物提供不同营养
幼儿的膳食结构与成人不同,是呈坡度比较小的梯形,从梯形底部到顶部的排列顺序分别是:蛋白质(肉蛋类)、矿物质、维生素(蔬果奶)、碳水化合物(米面)、脂肪(肉蛋奶)、膳食纤维(蔬菜)。下面简单罗列一下宝宝需要补充的食物和营养:
全麦食品
全麦面食不仅含有小麦胚和小麦麸,更是纤维素的极佳来源。它不含脂肪,热量低,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而且含有大量的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叶酸、烟酸、硫胺素)、维生素e、钾、硒和铁等。
脂肪和植物油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其供热量较相同重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多一倍。此外,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调节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植物油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称为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
豆类和豆制品
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其丰富蛋白质含量上。豆制品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l、b2和纤维素,而豆制品中却不含胆固醇。
【三】冬季宝宝护理5大窍门-婴儿保健
寒冷的冬春天气,很多父母迎来了他们的新年宝宝,初生婴儿很可爱,同时又是那样的稚嫩弱小。初为人父母的年轻夫妇在兴奋之余,不免显得有点笨手笨脚,他们对于宝宝的护理更是不得要领。儿科专家就冬季初生儿在母乳喂养、保暖和洗澡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我们一些指导和启发。
专家介绍,现在冬春季节,产妇和初生儿在院的6天里,住在有冷暖空调的温度适宜的房间,婴儿每天早上都洗澡,按摩,作全身检查和肚脐消毒,换穿经严格消毒且质地好的纯棉底衫和棉袄。6天眨眼即过,即将离院回家,除遵照医护人员的叮嘱,每天留意观察宝宝的大小便,多喂水,继续天天给宝宝按摩,还应就以下方面给予足够重视。
1、保暖。冬春气温低,暖气、取暖器等是有必要准备的(特别是洗澡和按摩的时候)。条件允许的,有冷暖空调的环境会较好些。一个原则,初生儿要保暖,从中国传统的习俗和中医的角度,国人更加注意宝宝肚脐的保暖。
2、衣服和软毛巾。 使用质地好的纯棉衣物,一方面是防止幼嫩的宝宝皮肤受刺激过敏,宝宝的皮肤厚度只有成人的一半,使用一些初生儿专用的软毛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有刚做爸爸年轻父亲使用婴儿尿布当作毛巾来擦洗宝宝手脚褶皱处,结果稍用力竟擦出了血。
3、洗澡。 最好每天坚持给宝宝洗澡,天气冷可以安排在中午室温较高时进行,宝宝躺在带有托架的婴儿洗澡盆里,水温控制得稍为温一些,旁边打开一台电暖器,注意观察宝宝的全身,注意时间不要太长,一个原则,保证整个过程宝宝不受凉。洗完后要彻底擦干皮肤表面的水分,特别是皮肤褶处的水分,然后可以适当扑一些爽身粉,但要切忌扑在湿的皮肤褶皱处,不然会结块或发生化学作用而伤害皮肤,适得其反。洗澡后,用离院时医生开的消毒水彻底消毒宝宝肚脐。
4、睡眠。 初生儿是在睡眠中长大的,睡眠充足的宝宝长的快而好,初生儿每天要睡21-22小时,刚出生的时候,护士就会建议不要抱着宝宝睡觉。要知道,小宝宝的聪明程度绝对超出你的想象,只要两次,就足以被“宠坏”,以后就不肯离开大人的怀抱睡觉了。年轻的父母是明白的,但做爷爷奶奶的就不管了,结果可想而知了吧。睡眠的姿势,头部宜偏侧一些,宝宝不可避免要吐奶的,如果面正朝上睡,吐奶时就容易发生窒息,这是很危险的。同时,天气冷,宝宝的被子决不可以盖住脸,一旦堵住呼吸,宝宝是无力去揭开被子的。
5、母乳喂养。 医院是无条件倡导初生儿母乳喂养,坚决抵制牛奶粉等代用品,就算是剖腹产的,护士也会帮产妇做乳房按摩,通常都能让她们在24小时内开奶。其实,刚出生的婴儿只要吃到一口初乳,就能满足小宝宝一日的生理需要量,这是许多年轻父母不知晓的,生怕饿着了小宝宝,见没有开奶就偷偷给初生儿喝牛奶,这样做的坏处或许是始料不及的,小宝宝轻易就适应了人工奶嘴,会不愿去吸相对要费力得多的母亲乳头。其次,母乳喂奶时乳头不要偏向一边,乳头容易破。冬天衣服太厚了,衣服也会刺激和妨碍宝宝吸奶,以抱着的姿势和位置舒适为准。另外,乳头的大小也会直接影响着初生儿吸奶的,乳头小的较容易哺乳,相反地,乳头大的由于充满了婴儿的小小口腔,而造成吸奶较难而特别费劲,用尽“吃奶力”就是这个意思了,小宝宝在大约20分钟的吸奶后,已经很疲惫,天气再冷,宝宝的额头往往也会满头大汗,不自觉中睡着,但此时的宝宝并没有吃饱,母亲要抹干额头的汗,摸摸底衫,如果被汗渗湿,要及时更换纯棉的衣服。稍作休息后,拍醒宝宝接着喂奶,直到吃饱为止,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没有吃饱的宝宝很容易哭醒。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