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儿保健 > 婴儿保健

父母应警惕的7大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60

在照顾宝宝的时候父母应警惕宝宝的异常变化,预防先天性疾病的发生,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7大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下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带给宝宝更大的伤害。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1、心脏杂音:是先心病最常见的体征,大多数先心病会有心脏杂音。如果新生儿出生即听到心脏杂音,即应做心脏超声心动图,了解是否有心脏畸形存在。在任何年龄,只要发现心脏杂音都应做心脏超声心动图确诊。听到心脏杂音,最多见于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等常见病,其他复杂畸形多数也会有心脏杂音。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先心病都能听到心脏杂音,一些很复杂,很重的先心病可能听不到杂音。也有一些人虽然听到杂音,但并没有先心病,称之为“功能性杂音”或“生理性杂音”。

2、青紫:即紫绀,就是通常说的病人看上去发青发紫,主要表现在口唇、指(趾)甲,皮肤的青紫,哭闹时加重。这往往是复杂先心病的体征,如果新生儿一出生即有青紫,则绝大多数会是患有复杂先心病。常见的有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出生3个月后逐渐出现青紫常见于四联症。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3、气促,呼吸费力:多发生在紫绀型先心病,由缺氧引起。

4、喜“蹲踞”:“蹲踞”就是下蹲姿势的意思,四联症患者常常喜欢作“蹲踞”的体位,可以缓解气促费力的感觉。

5、缺氧发作:紫绀型先心病病人因缺氧严重会出现晕厥,不省人事,多在费力、哭闹时发作,常见于四联症。

6、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常见于较重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缺和其他复杂畸形。

7、营养不良,发育落后:重症先心病婴儿往往喂养困难,体重增加缓慢。多表现为呼吸快、多汗、哭声嘶哑,有鸡胸。多见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畸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复杂而严重的畸形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简单的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但疾病仍然会潜在地发展加重,需要及时诊治,以免失去手术机会。

延伸阅读

【一】父母需要知道的小儿支气管肺炎症状-婴儿保健

秋冬季节,宝宝一个不小心感冒了,甚至还伴随着发烧、咳嗽、呼吸急促等等的这样的症状,这时候妈妈们就要小心宝宝是不是得了支气管肺炎。宝宝如果患上了支气管肺炎,如果症状严重的肯定还要住院,做妈妈的哪里受得了看见宝宝吃这样的苦呢。那么,小儿支气管肺炎有哪些症状呢?小儿支气管肺炎应该怎么护理呢?本文告诉你答案。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宝宝得了支气管肺炎,具体病症是怎么样的呢?宝宝感染了支气管肺炎病菌后,有的宝宝会发病急促,有的宝宝则会潜伏一段时间才发病。宝宝会有发热、拒食或呕吐、嗜睡或烦躁、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宝宝的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宝宝会咳嗽及感到咽部有痰。宝宝会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常见呼吸困难。严重者呼气时有呻吟声,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周及指、趾甲青紫。重症患者可有其它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什么

妈网网友“妞爸妞妈”:俺家大妞,总是咳嗽,上医院拍片说是支气管肺炎,但血相不高,在毓磺顶打了三天半头孢吊瓶,昨天复查说是接着开,我要求打屁股针,结果*没变,但是改打屁股针,一天三针,太疼,晚上又到福山南山医院去看,值班的大夫说大妞这种情况(不发烧,咳的不频,稍有痰)不需要抗生素,口服也不用吃,吃点止咳化痰的和妈咪爱,调理一下就行。所以现在停针了,就在吃止咳化痰*和妈米爱,各位妈妈,快帮着出出主意啊!

宝宝得了支气管肺炎,到底严不严重呢?专家指出,寒冬季节正是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高发季节,因此妈妈们要特别注意。同时,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发现特别重要,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减少交叉感染产生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因此妈妈们不需要特别担心。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1、改善呼吸功能

(1)保持病室环境的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尽量是的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

(2)呼吸困难者可用半卧位,并常更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和防止肺不张。

(3)给氧。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促进气体交换。

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1)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转换体位,拍背,促使痰液排出;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必要时予以吸痰。

(2)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喂食时应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二】宝宝夜里害怕或做噩梦父母安慰很重要-儿童保健

害怕上床睡觉

尽管你的孩子白天看起来平和快乐——晚上他还是有可能偶尔会感觉无助和害怕。这并不矛盾。夜晚黑暗无声,孩子独自躺在床上,没有玩具或者玩伴可 以分散他的注意力。现在他独自一个人,陪着他的只有幻想和感觉,以及心里必须处理的很多事:新的印象、兄弟姐妹间的争吵、和父母短暂的分离等等。即使白天 一切如常,孩子都可能会感觉力不从心,更何况其他重大的改变发生时——比如搬家、弟弟妹妹的出生、上幼儿园、生病或是家里发生争吵等。白天孩子看来可能没 有受到什么影响,但是一个人独自躺在床上时,他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想有个依赖,好像突然小了两三岁。也许他会找借口或者转移你的注意力,想办法拖延就寝 时间;也许他根本不愿意让你离开。

各种状况都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他们常常无法分清自己的感觉。只有极少的情况下,他们能确切说出令他们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取代真正 原因显现出来的,往往是令他们害怕的怪兽或鬼魂。怪兽或鬼魂的出现,可能是孩子看了整整一下午电视的后果。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消化电视节目中丑怪的卡通人物——虽然他们都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电视遥控器。在我们看来无害的人物,也常常会令他们感到害怕。

然而前面所述的例外状况,可能会让孩子形成新的入睡习惯。“害怕”会变成孩子的手段,用来掌握睡前仪式的主动权。他可能会想:“如果我说起怪兽 和鬼魂,妈妈就会在床上陪着我,直到我睡着。”有时候很难看出孩子是真正害怕,还是因为害怕的“附加值”而故意表现出害怕。他的肢体语言可以给你分辨的线索。如果白天的时候,你的孩子对晚上他说害怕的那些东西也会有同样的反应,那他可能是真的害怕。

基本上——不考虑例外情况——睡前仪式应该一直维持相同的模式。你帮助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聆听、正视他的焦虑和恐惧,保证你对他的关怀和爱护永远不变。

【三】宝宝生病发烧痛在父母心-婴儿保健

宝宝发烧了是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一种防御表现。不过,虽然有些研究者指出体温升高时,身体抵抗感染的效果可能更好,但另一方面,如果宝宝的体温过高,就会很不舒服,甚至不愿意吃东西、喝水或睡觉,这样身体更不容易复原。

引起宝宝发烧了的原因

发烧是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一种防御表现,如果宝宝发烧时没有其他异常表现,通常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症状,那就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可能是流感、感冒、耳部感染、幼儿急疹、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引起的。

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小儿体温 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生病、感冒 、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而引起儿童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最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三种: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果持续2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宝宝发烧了的症状

宝宝发烧有哪些症状呢?其实,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宝宝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宝宝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5、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6、呼吸时伴有杂音。

7、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8、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9、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0、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1、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以上均是宝宝发烧的一些症状,或许还会有其他特别症状。但需要提醒的是,各位父母一旦发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后,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宝宝发烧怎么办呢?相信许多父母面对宝宝发烧都会很忧心,加上初为父母,面对宝宝发烧真是束手无策。别担心,妈网百科今天就教教大家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快来看看吧!

1、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