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6 19:12:04 浏览:25
很多人认为“sos”是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有人理解为“拯救我们的灵魂”,有人认为是“拯救我们的船”,有人推测是“送我们的救援者”。
其实这些解释都是基于“sos”信号。“sos”只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救援信号,不是任何英文单词的缩写,这三个字母在任何国家的语言中都没有实际意义。
为何是“sos”
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航海业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告别了古老的风帆,蒸汽机和螺旋桨相继发明并应用于航海。新技术船舶速度更快,活动范围更广,世界航运业蓬勃发展。然而,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船只仍然无法避免风暴、浓雾、珊瑚礁甚至机械事故的威胁。但当时通讯技术相当落后,在多变的大海中航行,人若被杀,只能认命,无数生命葬身海底。
1895年,英国人马可尼和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并开始使用莫尔斯电码传输信息。马可尼向英国邮局官员演示无线电电报后不久,1896年实现了海岸和船只之间的第一次通信。1898年,在英格兰海岸附近,附近的海难遇难者通过无线电通讯成功获救,这是最早的无线电救援记录。
然而,当时没有统一的无线电标准。不同国家的船员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语言,有很多种求救信号。其次,“非标准”的无线电设备可能互不兼容,导致电报传输不成功。
基于这种情况,1903年,第一次国际无线电报会议提出确定船舶遇险的标准无线电信号。会后不久,主要海洋国家英国支持马可尼电台,并宣布使用“cqd”号作为求救信号。“cqd”中的“cq”表示“所有车站都在应答”,是当时欧洲铁路通信的延续,后面跟着一个“d”表示遇险。海员也把“cqd”解释为“快来,危险”。但是有一个隐患,就是“cqd”和一般称呼“cq”的区别只有一个字,很容易造成混淆。
在1906年的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上,人们决定用更清晰、更准确的信号来代替“cqd”。会上,一位德国专家建议用德国的经验用“soe”作为统一的求救信号,但随后有人指出了他的主要缺点:字母“e”是莫尔斯电码中的“短音”,在发送或接受时容易被误解或遗漏。人们从这个想法中吸取教训,决定用第一个字母s代替e,会后宣布“sos”成为国际统一的无线电求救信号。
新的“sos”国际统一无线电求救信号由莫尔斯电码中的“三短音”、“三长音”和“三短音”组成。短、准、连续、有节奏的“sos”信号,在电报中最容易发送和识别。1908年7月1日,协议生效,新时代开始。
泰坦尼克让sos迅速普及
1909年8月,美国船“阿拉普号”因艉轴断裂无法航行,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发出sos信号,首次使用!
1909年,邮轮“斯拉沃尼亚”号在葡萄牙亚速尔群岛附近被撞,船员惊慌失措地发出求救信号,被周围的船只接收,火速前往救援。这是成功使用求救信号的早期例子。
虽然国际会议通过了新标准,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船员仍习惯使用“cqd”号的原始信号。直到泰坦尼克号事件,sos信号才迅速流行起来。
泰坦尼克号配备了马可尼制造的无线电电报设备,但泰坦尼克号上的无线电发射机在失事当天就坏了。轮船运营商菲利普斯和他的助手布兰德修理了七个多小时。泰坦尼克号当天航行的海域,冰山和流冰非常活跃,船与船之间经常通过无线电报沟通险情。1912年4月14日23时45分,泰坦尼克号在加拿大纽芬兰以南约200公里的大西洋与冰山相撞。十分钟后,船长别无选择,只能下令发出求救信号。电报员首先释放了先前识别的求救信号“cqd”,但没有回应。此时的加州号上没有电报员,距离泰坦尼克号只有几海里,错过了泰坦尼克号发布的求救信息和最佳救援时间。最后,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接线员菲利普斯对另一个人说:“发送sos求救信号,这是新的国际通用救援信号,可能是最后一次获救的机会了!”菲利普斯的决定是正确的。泰坦尼克号发出的sos信号幸运地被一个远离纽约的名叫萨洛夫的人接收到了。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他果断地用无线电向全世界广播了这一消息。经过漫长的一夜,直到天亮,卡帕蒂号才抵达事故现场,救出705名幸存者。
泰坦尼克号的悲剧让人们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船舶配备了无线电报设备,也实行24小时无线信号监测。sos救援信号也真的普及了。每当发生海难时,“一滴一滴”的无线电波就会漂浮在海洋上。
永不消失的sos
“sos”在诞生之初只是为了救助海上遇难的船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sos”这几个字母使用起来很方便,没有固定的顺序,很容易从任何方向区分出来。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城市建筑中,还是在失落的岛屿上,甚至是在广阔的雪原上,每当人们在事故中需要帮助时,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个符号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沙滩上用鹅卵石堆砌字母“sos”,在雪原上挖雪沟吸引眼球,甚至用不同的灯光组合告诉远处的人我需要帮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星通信和数字技术日益发展,通信方式越来越方便。原来用莫尔斯码的sos信号的弊端逐渐显现。船舶遇险时,电报员只能发出500 khz中频的莫尔斯电码遇险电报。由于受到频率、设备、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sos”的有效报警距离只有100海里。这样,遇险船舶的救援只能由在事故海域附近听到遇险信号的船舶和陆地救援机构提供,极大地限制了救援的效果和范围。
一百年过去了,国际海事组织逐渐淘汰了莫尔斯电码sos系统,推出了新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主要包括全球遇险报警系统和全球卫星通信系统。一旦船舶遭遇突发海上事故,只要按下“遇险”按钮,遇险报警系统就会开始工作。所有关于沉船的发生、位置和识别标志的数据将每4分钟自动重复传输一次,直到收到反馈才会终止呼救。一旦有人落水或船舶沉没,自浮应急无线电信标会自动启动,迅速发出导航数据;救生设备上的雷达应答机也不断对船载和机载雷达做出反应,从而引导搜救船只和飞机迅速到达遇险人员处。与用莫尔斯电码发送“sos”信号相比,gmdss具有200-800海里的有效报警距离和较大的信息承载能力,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搜救所需的数据发送给救援机构,无论船舶在任何海域的哪个位置,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搜救。因此,gmdss系统被称为船舶海上航行的新守护神。
1999年2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宣布,全球海难安全系统(gmdss)系统在全世界航运国家全面使用,“sos”作为国际统一无线电遇险信号的使命结束,但字母“sos”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仍将被社会铭记。也许以后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sos”符号出现在我们身边,比如在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中,比如在年轻人的同情中,比如在各种流行文化中,我们会看到“sos”的身影。也许这就是sos百年涅槃轮回。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