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 15:42:06 浏览:62
其实孔子也不知道天命,不只是50岁之前,50岁之后也是。不要说“知天命”,连“四十而不乱”都没有做到。原因也很清楚。举个例子,一个小孩问孔子,早上太阳离人近还是中午太阳离人近。孔子说不准。孔子对樊迟学习农学苗圃的问题一无所知。
春秋时期奴隶制已经结束。看清楚了就辞职走了,写了一本书《道德经》,荒废了,消失了。然而孔子却反其道而行之,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得到重用,恢复鲁那样的奴隶社会,却处处被冷落,最后落得个“走失狗”的下场。我觉得“知天命”应该是一个很高的认知水平,不仅要知道做什么,还要知道如何做最成功。无论周游全国宣传周朝的法律法规,都不符合历史的方向,必然以失败告终。
鲁当官的时候,孔子做得对。中都宰得好,萧也做得好。前者是地方官,后者是副职,所以舒服。但说到大司寇,甲骨盟也做的很漂亮,三言两语就收回了齐国吞并的几个城市。但从国家政治角度来看,“坠入三都”就麻烦了,这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保护旧制度已经过时,但做好也不是不可能。遗憾的是,孔子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没有把握住鲁内部和各派势力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缺乏高超的政治策略,所以行动匆忙,被打败了。恐怕要用未知的命运来形容了。
其实孔子是一个内省的思想家。67岁回到鲁,开始教书育人。有记载说孔子非常刻苦地学习《周易》,有“魏编三绝”之说。孔子常常感叹:要是上天再给我几年时间掌握《周易》,我就不会犯大错误了。可见孔子也相信自己不精通《周易》,所以要知道天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创始人。他一直是一个一人之下一万多人的政治家,只要是官员。我意识到自己资质平平,青春在文革,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我怕我学习比一般人多一点点,但是大部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我老了,一定要知道命运对我来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
认识命运,我认为,就是要搞清楚人生的意义,要有信念,要坚持,要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实践。但是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越来越深,只涉及到表面的知识。所以,要有一个自己精通的、涉及领域广泛的专业,才能有自己的创新发现、发明创造和贡献。
虽然我觉得“知天命”的目标太高了,但不要放下,活得浑浑噩噩,放弃努力和豁达的意愿。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最宝贵的志向。只要找到自己特别感兴趣、特别擅长的领域,很可能就能轻松成功。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