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吃什么

宝宝不爱吃辅食怎么调理

时间:2024-07-29 10:48:02 浏览:30

1、给宝宝营造安静进食环境,宝宝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下吃的会专心些,可以购买宝宝用的餐桌,让宝宝坐在上面,然后喂宝宝,喂养的时候别人不要逗宝宝,这样就会养成专心进餐的习惯。

2、辅食口味应该多样化,辅食变化可以刺激宝宝食欲。妈妈可以到正规的母婴店购买多种口味的适合宝宝的米粉、米乳、面条,这些食品不但有婴幼儿需要的各种营养,而且口味丰富,款式多样,能满足宝宝各种需求。

3、辅食的做法可能宝宝不喜欢,有的宝宝喜欢做软的食物,有的宝宝喜欢做成泥样,宝宝不喜欢吃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宝宝挑食,而是要尝试一下改变做法,看看宝宝喜欢哪种,多试几次。

宝宝不爱吃辅食怎么调理

延伸阅读

宝宝肠仔怎么做

1、食材:猪肉30g,香菇1朵,鸡蛋1个,胡萝卜15g,淀粉10g。

2、把猪肉切成小块儿,去掉其中的肉筋以及肉膜,把猪肉放入到搅拌机中,搅打成细腻的猪肉馅之后。

3、胡萝卜用擦板擦成细丝,再用刀剁的碎碎。

4、把香菇提前用开水焯一下之后,把焯好的香菇稍微放凉,用刀剁成碎末。

5、准备好的猪肉,胡萝卜和香菇一起放入到大碗中,加入5g淀粉,边搅拌的同时加入少许的清水,水淀粉中打入鸡蛋,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

6、锅底需要刷上少许油,摊好蛋饼。把蛋皮放凉,切去多余的边角。

7、把搅拌好的肉馅,直接用勺子均匀的码放在蛋皮上就,开始卷起来,直到最后接缝处的时候,用刷子在接缝的地方,直接刷上一些之前没有用完的蛋液。把两头直接捏紧,放到盘子中之后,上锅开始蒸15分钟,蛋肠蒸熟透就即可。

妈咪经验按摩手法帮宝宝成功退烧

开天门200次,开天门也称推攒竹,天门是从眉心正中间至发际线处,也就是额头的正中线,用大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线推动。推坎宫100次,坎宫是眉头至眉梢延伸至太阳穴的一条直线,用大拇指分别放在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分推。揉太阳穴1分钟,太阳穴是眉梢与外目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揉太阳可以发汗退热,如果高烧,揉的时候力道要重一点。蘸水捏脊20遍。捏脊具有双向调整作用,既能驱寒,也能清热凉血。选择反复蘸水捏脊20遍。最后一遍,不等后背的水蒸发干,用嘴从下往上,直吹到大椎穴,把水汽吹散、吹干。这个手法称为脊背吹水,但对退烧非常见效。

清天河水加打马过天河,这个方法我教过很多妈妈,大家用过后都觉得这个方法退烧效果非常好,尤其适用发烧是手脚滚烫。天河水就像人体的清凉之源。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由腕到肘,直推300-500次,名为清天河水。而打马过天河的方向和位置与天河水一致,不过操作手法是用食指和中指两指蘸水,然后从腕到肘方向在皮肤上敲打,其声音就像是小马过河,马蹄拍打水面而发出的响声,有一个技巧大家要掌握,就是一边敲打,一边朝同一方向吹气,因为是蘸有清水,所以有清凉的感觉,可以迅速带走体内的高温。一般打马过天河比清天河水清热力度强,用于39度以上的实热症。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如果宝宝烧到39.5以上建议妈妈们再加上退六腑300-500次,可以退五脏六腑实热,尤其针对高烧不退,宝宝精神不好,效果非常明显。自从开始给宝宝按摩以后,孩子的变化非常明显,无论从睡眠、饮食、多汗、便秘等的情况都得到显着的改善, 这里再次特别:发烧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它是宝宝生病的普通现象,是人体对抗疾病的正常生理反应。宝宝发烧反而会激发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另外,高烧只是脑膜炎的症状之一,除此之外,脑膜炎往往还伴有脖子僵硬、昏迷等症状。有些妈妈担心孩子脑子被“烧坏”,蛋白质只有在41℃(这里主要是指腋温。)才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有温度超过41度才可能把脑子“烧坏”。41℃以下,妈妈都不用太过担心。所以在孩子发烧时,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特别重要。宝宝发烧时,首先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只要精神好,没有什么异常,即使体温升高也问题不大。如果宝宝精神不佳,感觉不适,嗜睡,则可以用物理降温或用按摩降温。一般38.5度以下,物理降温即可,38.5度以上,用按摩的方法降温。如果宝宝发热时并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脸色发白和嘴唇青紫等症状,或者妈妈感到焦虑不安,没有把握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果宝宝体温在40.5左右,并持续不退,通常为细菌感染,这种状况在急性扁桃体炎中尤为常见,请参考扁桃体炎高烧处理方法。孩子发高烧往往在3-5天左右就会停止,如果持续发热5天以上,还是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的。说实话,发高烧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低烧,由于低烧症状不明显,不像高烧那种“迅猛”,所以爸爸妈妈往往不在意,如果宝宝低烧超过7天,请务必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具体的疾病。

宝宝培养好习惯做法

1、一是培养小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婴儿一昼夜大约需要14—18小时的睡眠,年龄越小,需要睡眠的时间越长。周岁以内的小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兴奋活动持续时间短,也就是说容易疲劳,而疲劳的结果就是转入抑制,进入睡眠。另外通过睡眠,能量便得以重新积聚和利用。孩子如果睡眠不好,轻则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俗话说“闹觉”;重则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生长停滞,抵抗力下降,并可成为各种疾病的诱因。良好的睡眠习惯要从小培养。首先,应当逐渐养成小儿夜间不吃奶的习惯,也就是说,夜间给小儿安排较长时间的睡眠,大人也可得到充分的休息。训练小儿夜间不吃奶,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家长要耐心培养,循序渐进。满月以后的孩子,夜里可以只喂一次奶,而且这一次奶随月龄的增长,也要逐渐减掉。为了使孩子不致因为饥饿在夜间哭闹,可以在临睡前让孩子吃饱吃好。睡前要把好尿,不要喝水,然后让孩子熟睡,尽量不要惊动。这样,可以逐渐使孩子养成夜间睡10—12小时,不吃奶,不换尿布的好习惯。白天小儿吃饱奶后,应当让小儿玩一会儿再睡,睡醒后,正好是下一次喂奶时间。可以这样安排:吃奶——玩耍——睡眠。其次,是要培养孩子自然入睡。定时睡眠形成习惯,婴儿才能很快入睡。有的父母自己一有空闲,就和孩子逗个没完,自己一忙,又让孩子睡个没完,这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十分不利。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光线暗淡、空气新鲜、室温不过高等等,这些都很有必要。家长不要在睡前抱着孩子晃动或不停地拍,一旦这些坏习惯养成,做父母的只有自讨苦吃。可用录音机放些摇篮曲或舒缓的音乐,有利于孩子的睡眠,当然最好是父母自己小声哼唱。

2、培养小儿定时排便的习惯。 年轻的父母常常爱问:什么时候就不用给孩子包尿不湿了呢?那就是当小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时候。在养成定时排便之前,排尿是一种非条件反射。膀胱里充盈到一定程度,就引起排尿反射,通过神经系统使一系列排尿肌肉收缩,就会把尿排除体外,这也同吃奶一样,不需训练,培养,生下来就会。训练按时排尿,从孩子40天左右就可以开始,还要培养孩子夜里不尿或少尿的习惯。父母要细心观察按时把尿。当小儿会坐时,就可以训练坐盆,并用语言作为条件刺激,使之形成习惯。婴儿养成定时排尿好处很多,少洗尿布还在其次,主要是对孩子皮肤保护十分有利。训练排便同尿一样,先要摸清孩子大便的规律,一般吃母乳的孩子大便每日三至四次,吃牛奶的孩子大便次数少些。周岁左右的小儿可以开始坐盆。不要养成坐盆吃东西,边吃边拉的坏习惯。良好的排便习惯,不但有利于卫生,而且能使消化系统的活动规律化,有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