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9 09:00:08 浏览:88
鸡蛋炒面
材料:
湿面条500g,豆芽150g,圆葱80g,胡萝卜50g,鸡蛋一个,植物油,生抽,老抽,五香粉,蚝油1勺,精盐,陈醋,鸡精。
步骤:
1、湿面条500克,备用;
2、豆芽,圆葱,胡萝卜,鸡蛋都准备好;
3、把胡萝卜切成菱形块,圆葱切成丝;
4、锅中放入适量是植物油,油7成热后放入鸡蛋,煎至两面金黄,盛入碟中;
5、煎好的鸡蛋;
6、锅中放入适量的凉水,水开后,放入面条,煮至一个开捞出;
7、把煮好的面条捞出来,过凉;
8、炒锅放入适量的植物油,油开后,放入圆葱和胡萝卜片翻炒;
9、放入豆芽翻炒,放入适量的生抽,老抽,五香粉,蚝油翻炒;
10、在把面条放入锅中快速翻炒,在放入适量精盐,陈醋,出锅前放入鸡精即可。
方便面煮多久好吃
方便面煮3到5分钟好吃。
1、等水开前将酱包放入,水开后酱就融在水里了。
2、水开后放入面块,酱味可融入面里,面刚散开放入蔬菜包。
3、等面全散开,但还有点硬时,小火放入粉料,开火水开即捞。
4、先放酱包可使酱味融入面中,小火放入粉料,开火水开即捞,因为粉料包一煮容易起沫子,影响口感,此时捞出,开始吃时面最有弹性。
福州线面煮法,绝对好吃的简单线面煮法
面食是从古至今都流行的一种美食,不过在时间长河中不断经过能人的改造,面也开始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外貌以及口感。线面是其中既考验厨师功力又考验手法的面食,如今的线面在各大餐厅以及街边小吃都是非常流行的。
那么,本期一起了解福建小吃线面的煮法。
福州线面是福建省传统的汉族小吃,属于闽菜系。福州面线起源于南宋时期。生产福州线面较为有地理标识的产地有连江丹阳、福州后屿、闽候等地,它以“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闻名,但随着街区改造和传统工艺的不便产量减小很多(现在有制面机,但真正好的还是手工线面)。
选精白面粉为原料,佐以盐、薯粉、生油,调匀拌搅,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日晒等若干道工序而成。成品分为两种:一为“特线面”,稍粗,直径在0.7毫米以内,通常用来炒食;一为“面尾”,这才是福州人通常意义上的线面,直径在0.6毫米以内。
面架上的线面最长可达7米,挽好的福州线面拉开最长长度可达2米,细仅0.6至0.7毫米直径,挽面时在面头上扎上红线,由于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又叫“长面”和“寿面”。由于福州话“长面”和“长命”谐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长命”。
在福州地区,线面广为民众喜爱,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吃一碗线面,祝福健康长寿。线面还有以下别称:祝寿送线面称“寿面”,妇女分娩坐月子以其为主食,佐以蛋酒、鸡汤而称“诞面”,结婚订亲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远离家门返归或远客入门煮线面加两个蛋款待,谓“太平面”。
福州线面生产,始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福州线面截面为圆形,细度为0.7毫米,长度为7米左右。原料以精粉或专有面粉,辅以盐、薯粉、生油、鸡蛋等。适合老人小孩食用。每100公斤面粉可制作线面120公斤左右。品种有:银丝线面、鸡蛋线面、龙须线面和线尾面。
线面手工制作时间长达9小时,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等7道工序,具有煮时不糊,柔韧滑润,嚼不粘齿,牵丝缕缕的特点。宋代名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说的就是线面。福州线面始于南宋,至今有八百多年历史;民间对线面的制作流传着一段神话故事。
冷面煮多了吃不完怎么办
冷面煮多了吃不完可以放冰箱,明天再吃。对于面霸来说,接连吃几顿甚至几天都没问题,只是别坏掉以免造成浪费。为避免口感上的重复单调,可以调制不同的酱料,或者拌面用的佐菜可以花样翻新。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