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孕期 > 怀孕初期

孕妇可以吃茯苓吗

时间:2023-05-10 20:56:02 浏览:55

茯苓

茯苓,别称: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还可以制作成粉状用来女士爱好的美白面膜。分布区域:吉林、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的营养价值

茯苓含茯苓多糖、 葡萄 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在温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有延年益寿之效(出自本草纲目)。

孕妇可以吃茯苓吗?

可以吃。

茯苓的作用是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孕妇当然可以吃。茯苓还具有保胎和缓解 孕吐 的作用。一般安胎饮及当归芍*散等安胎名方中,都会用到茯苓。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即成茯苓陈皮姜汁茶,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产妇可以吃茯苓吗?

可以吃。

茯苓是有健脾补中的功效,是有助于 产后 恢复身体的。

孕妇可以吃茯苓吗

延伸阅读

茯苓饼怎么做好吃

茯苓饼是北京市出产的一种滋补性汉族传统名点,皮薄如纸,且颜色雪白,很象中*里的云茯苓片,故称为“茯苓饼”。茯苓饼既适合作主食又可以当佐食,不过真正京味儿的茯苓饼做法比较复杂,这里为大家展示几个家常的做法,味道也不错。

做法一

材料:糯米粉、茯苓、白砂糖

步骤:

1.、将茯苓磨成细粉。

2、加米粉、白糖加水适量,调成糊。

3、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做法二

材料:茯苓粉、鸡蛋、小米粉

步骤:

1、准备好茯苓粉,小米粉。可以买磨好的,也可以自己炒熟后,磨成粉。

2、加入鸡蛋,蜂蜜,橄榄油,揉成团。

3、分割成分量相同的小份,这样可以保证烤时同时熟。

4、将小面团放入月饼模中,挤压成型,放在烤盘上,烤盘底部要铺高温油布。

5、烤箱预热,180度,20分钟左右。

6、取出,放凉后即可食用。

做法三

材料:茯苓、山楂、黄芪、玉米面

步骤:

1、茯苓研细末过筛备用。

2、山楂、黄芪煎水供和面时用。

3、将面与茯苓粉和匀,加入山楂、黄芪煎好的水,至适量即止。

4、再将其做成饼状,置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茯苓夹饼用茯苓配以各种鲜水果、果仁、饴糖等加工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天然、绿色、营养、健康,是保健佳品。想要尝试自己做茯苓饼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下两种不同制作方法。当然大家在自制茯苓饼时,也可以在主料中加入喜欢的紫薯、山楂等。

做法一

原料:茯苓粉、淀粉

馅料:绵白糖、核桃、蜂蜜、桂花

专用工具:特制茯苓饼烘模

制作方法

1、制饼皮:将茯苓粉粉与淀粉调成糊,稠度比豆浆稍浓点。同时将烘模放在炉上烧热,里面抹点油,用匙勺入面糊少许,马上将模具合拢数秒钟,将面糊压成薄圆片,然后开启模具,取出已烘熟的饼皮。

2、制馅:将蜂蜜与砂糖放在锅里熬溶,并使其蒸发一些水分,增加粘度,然后将切细的核桃仁及桂花放入糖中拌匀即成。

3、成型:取馅40克放在已摊平的饼皮上,在馅料上再覆盖一张皮子即成。成品皮薄如纸,且以馅为主。

注意事项

烘饼皮要快,不能烘焦,要保持雪白色泽,馅不可铺得太满,需留出1厘米左右边缘。

做法二

材料:茯苓粉、糯米粉、玫瑰粉

调料:白糖、豆沙馅、黑芝麻

1、茯苓粉、糯米粉、玫瑰粉和白糖混合。

2、慢慢加水搅拌成稀糊糊,舀起能成直线流下。

3、豆沙馅团圆子后按成纽扣状。

4、平底锅最好是不粘锅烧热,可抹一层花生油,锅好的话就不用抹。舀一勺糊糊直线倒入,自然流淌成圆形。

5、饼一面金黄即可,因为很薄,另一面也可熟透,取两个加一个红豆馅,按紧一些。

6、饼放一会回软,就可粘一些熟的黑芝麻。还可以面糊倒入之后,马上撒一些黑芝麻。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是中草*中的常用*之一。在临床使用中对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原因分析

茯苓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茯苓除了有健脾胃的功效,还具有淡渗利水的功效。在营养方面,茯苓它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还有一些蛋白质和软磷脂,可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控制血糖、安神的作用。

举措建议

茯苓的食用主要有以下注意事项:

1、茯苓虽然属于中*,中*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不能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肝脏。

2、茯苓皮主要有利水的功效;而想要有安神主要用的是茯苓的根。

白术茯苓

茯苓具有利水祛湿,健脾,安神的功效,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两者配伍,能增强健脾祛湿的作用,茯苓和白术这两味中*,不仅可祛湿利湿,还能健脾,有病祛病,没病养生。白术茯苓可是祛湿中*中的“黄金搭档”,不仅祛湿还能美白养颜,那究竟白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如何呢?下面为大家揭晓它们的神秘面纱。

白术茯苓是什么*材

白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喜凉爽气候,主要以根茎入*,具有很多的*用功能,还可以食用,对人体有保健的作用。*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白术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林缘及灌丛中,分布于长江流域。现全国各地多栽培,以浙江为最。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待地上部分枯萎后,先晴天挖掘根部,除去泥土,剪去茎秆,将根茎烘干,亦可晒干。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白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的人都喜欢养生,都会定期到*材铺买一些*材来补身体,你对*材了解有多少呢,下面为你介绍白术茯苓,白术,白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材,它在治疗疾病上有着突出的效果,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而且还能止汗,安胎。

茯苓甘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所以常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与白术、泽泻等配伍,用于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及或水肿、小便不利;与滑石、阿胶、泽泻等配伍,治疗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之水肿;与附子、生姜同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症。茯苓能健脾补中,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

白术茯苓的食用方法

白术茯苓同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以下为大家分享常用的白术茯苓食用方法通过中医*膳达到利湿祛湿的效果。白术茯苓粥的做法其实及其简单!以下向大家介绍的白术茯苓粥的做法!成本低廉,操作也并不复杂,而口感鲜美,也不失为美味佳肴!尤其是换季了,家中的老年人可以适量吃点白术茯苓粥,营养又易消化。

白术茯苓粥

食材: 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3克,生姜皮1克,砂仁3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将白术、茯苓、陈皮、生姜皮、砂仁、五味*煎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茯苓和白术*性平和,是去湿的上品。中医建议,体内有湿气的人不妨用茯苓和白术煮水喝,可以有效祛除湿气。茯苓和白术是两味中*材。中医认为,大多数体内有湿气的人,都可以用这两味中*煮水喝来祛湿。

食材:白术12克,白芷9克,茯苓9克,甘草3克

做法:把白术、白芷、茯苓、甘草四味*用开水煮20分钟,一天两次,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服。一般服一周就可以停一段时间,然后再服。

白术茯苓鸡汤

白术5克,白茯苓5克,白芍5克,甘草3克,鸡500克,枸杞10克,四季豆50克。调料精盐适量,姜片3片,清水12杯。

做法:

1、将鸡洗净斩块备用。

2、锅中加沸水烧沸,下入鸡焯透,打去浮沫捞出,其他原料洗净。

3、沙煲内加清水煮沸,将各种原料全部放入大火煲至20分钟,转至小火煲2小时,撇出浮油,加精盐调味即可。

白术茯苓能泡水喝吗

白术茯苓能泡水喝,用茯苓和白术泡水喝的功效是祛湿,大多数体内有湿气的人都可以服用。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总结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湿,通过排尿的方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湿,利湿祛湿方法为:用茯苓10克,白术10克p泡水服用。

这样祛湿简便,适用于大多数身体有湿的人,茯苓和白术是*性平和的上品。它们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当身体有湿的时候,它们主要作用是祛湿。当身体正常了,就停止祛湿,开始发挥健脾的功效。所以茯苓和白术这两味中*,不仅可祛湿利湿,还能健脾,是治病和养生都非常好的*物。

白术茯苓长期喝有副作用吗

即便是中*有着食疗作用也不可以长期服用,因为毕竟是含有*性成分的。从白术、茯苓与的*性看,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是*就有三分毒。中医用*也倡导以平衡阴阳、消除症状为期,建议还是“中病即止”为宜。

白术茯苓煮水祛湿功效显著,此祛湿简便方适用于大多数身体有湿的人,茯苓和白术是*性平和的上品。它们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当身体有湿的时候,它们主要作用是祛湿。当身体正常了,它们就停止祛湿,开始发挥健脾的功效了。中*保健食用时间通常不超过三个月,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量,按医嘱服用次数和用量即可。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