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7 17:36:01 浏览:12
1、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2、打油茶亦称“吃豆茶”,是侗族传统待客食品。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黄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制成。有的还加葱花、菠菜、猎肝、粉肠。侗族在不同的场合吃不同的豆茶。
3、手扒肉是蒙古族人最传统的食肉方式。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的重要方式。
4、鸟酢是大瑶山部分瑶族群众所腌制的一种特具风味的著名食品。每年秋末春初时节,于山上装设“鸟盆”,候鸟被引诱到盆中喝水,即被预先涂刷在盆边的鸟胶粘住。将捉到的鸟宰杀后,以米粉及食盐等搅拌后密封在坛罐中制成,作为上品待客。
5、嚼槟榔是黎族、壮族、京族等族妇女的嗜好。嚼食时,用放有少量灰浆的“扶留叶”包裹,放入口中慢慢嚼咽,直至口中生津、口唇变红。
经期饮食注意什么
1、经期饮食,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忌食寒凉的食物,例如冰镇的饮料、冰淇淋等等。这是因为寒则导致血瘀,会引起女性月经的经期延长、月经量少,甚至会引发痛经,其次月经期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2、再次月经期要求患者饮食清淡,可以多吃热粥、瘦肉、维生素、蛋白质以及新鲜的瓜果、蔬菜。然后月经期注意生活规律,避免劳累、熬夜。
结肠癌术后饮食是什么
首先,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油脂,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油脂。无论是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尽可能减少。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胆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而助长癌细胞生长。由此可见,高脂肪的饮食与结肠癌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其次,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取:食物中的纤维主要功用是使肠子蠕动正常,增加粪便的体积,并减少粪便停留在直肠内的时间。结肠内所存在的粪便,会使细菌活跃,并可能产生致癌物质。当饮食中缺乏纤维,结肠内的粪便会变得干硬,再加上通过速度迟缓,腹壁肌肉变弱,使得排空时间延长,若时间过久,则患结肠癌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
最后,膳食纤维不可少:术后结肠癌患者应注意多吃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这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
光山饮食习俗
光山人好客,春节时请春酒或平时招待过重亲朋,酒席颇为丰盛。建国初期,席上用(两荤六素)八个菜,主人会歉意地说:“没菜,只几个干菜碗。怪酒不怪菜,大家多喝几盅”。
20世纪60年代菜肴有所增加,一般设八个菜,一个暖锅,另有几盘凉菜(卤肉,生菜之类的凉拌),都是一次端上桌。进入80年代,酒席内容更加丰盛,花色多样,也不是一次端上桌,而是边吃边端。一般有八个凉菜、四个爆炒(如肉丝、鸡杂腰花、肚片等)、四个煎炸(如糖醋鱼、春卷、红焖鸡、藕夹或茄夹肉等)、四个烹蒸(如米粉肉、红薯糕等),四羹汤(如炖猪蹄、莲子羹、圆鱼汤等)。桌上摆放水果酒和白酒外加啤酒或其它饮料,随客人选用。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