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知识 > 生活

互联网巨头冬天到了吗

时间:2023-12-08 13:24:04 浏览:35

不得不承认,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了。打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旗号,竟然是“天下越来越难做的生意”。

回顾过去,我们思考一个潜在的逻辑。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不管是不是流量,得到流量的人赢得世界。当用户的增长陷入瓶颈时,互联网就要想办法获取其他利益。要么实现流动,要么把流动资金投入到更有盈利前景的项目中。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最近社区团购这么火。因为资本和互联网巨头都在寻找新的有利可图的出口。

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的冬天真的来了吗?

我的观点不一定。所谓发展瓶颈,就是用户已经成长到瓶颈,但其实如果互联网公司能下海,用户还能成长,那么市场价值还能更大。只是很多企业被封杀出海,或者缺乏海外作战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阿里等传统互联网公司之外,国内也有一些优秀的互联网公司,比如字节跳动,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不仅海外用户多,还在字节跳动设立了扶贫部门,帮助很多地区脱贫,利用网络流量的优势,销售偏远贫困的山区农产品。这个部门有40多名员工,而据说扶贫部门只有几名员工的阿里,可以看出企业的格局有多么不同。

作为互联网巨头,你要有国际化、全球化的意识,要有大企业的胸怀。与其从老百姓手里抢一捆捆的白菜和几斤的水果,不如尽力帮农民卖蔬菜水果。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马云的今天可能是美团和京东的未来。

互联网巨头冬天到了吗

扩展阅读

阿里、拼多多、京东,电商三巨头,你偏爱谁?

对于现代人来说,网购没什么不寻常的。电子商务深刻地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

目前有三家有影响力的公司: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

今天我们将谈论这三家公司

行业格局

邱国禄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中写道,要数月亮,不要数星星。

这意味着在行业结构清晰稳定的时候买入。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购买一个好的行业。

电商行业一直比较稳定,马爸说戴眼镜找不到竞争对手。尽管京东和平多多现在已经起床了,但他们过得很好。

考虑电子商务是不是好行业?我觉得是个不错的行业,行业整体增速比较快。阿里巴巴的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净利率20%,挺好的。

常识

投资往往需要常识

2018年底,我发帖说腾讯音乐有209亿美元,而京东只有320亿美元。一个音乐播放器的市值其实和电商巨头差不多。这两年京东增长了四倍多,腾讯音乐增长了50%。

阿里巴巴目前股价在美股中不足4万亿人民币,滚动市盈率只有25倍。目前的估值距离2020年3月全球股市崩盘只有20%。

当你发现一家公司的股价在下跌,你的头寸很重,在亏损,你还很兴奋的时候,你很可能会找到阿津宝宝。

摘要

问题来了。你现在面临的情况是:

阿里巴巴目前市值4万亿;

jd。com目前市值8400亿元;

拼多多目前市值11000元;

你以为网购从第四名除了阿里巴巴,拼多多,jd基本可以忽略不计。com?

如果是你,放眼未来5年以上投资,你会选哪一家呢?还是三个都要?

免责声明:文章涉及标的不作为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互联网巨头排名(全球互联网巨头排名)

【1998年至2018年:一张图显示20位互联网巨头称霸互联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记得图像一次只加载一个像素行,不再记得56k modem震耳欲聋的声音,不再记得门户网站的霸主地位。下图是1998年到2018年,有哪些互联网巨头登上了王位的巅峰,但又有哪些巨头逐渐消亡,成为互联网的传奇。(新浪科技)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这个瓶颈就是电子商务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很多人无法超越,觉得电子商务会永恒。事实上,电子商务只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最终目标。互联网诞生于人类神经高度紧张的冷战时期。它必须肩负更高的使命。不是工业革命,是人文革命,只有文字的外观才能与之相匹配。所谓工业革命无非是生产力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而文字和互联网的出现则是致力于信息的传播和智慧的启蒙,纯粹是生产关系的革命。重商主义在pc时代达到了顶峰。移动互联网时代,必然是对传统生产关系的全面解构和重构。这个时代就没有生意了,最后资本的主导地位就解体了。无商不是脱离社会经济秩序的控制,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每个人获得的生活资料甚至生产资料的数量不再取决于货币的数量,而是取决于信贷的规模。届时,每个人的道德水平都将全面提升,人类文明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深扒微博热榜停更一周背后的真实原因,社交巨头的隐疾正在恶化

微博“黑天鹅”事件,跟百度做了搜索的竞价排名后,“魏则西事件”是自然事件吗?

有区别。

同样是竞价排名,提供曝光度,但是花钱热搜是这样的:

首先,想买热搜的甲方向第三方公司下单,第三方公司用机器人账号刷话题,用热搜刷话题。

但是如果所有机器人都在讨论你的话题,那就太假了,所以甲方一般会买一些kol资源,和话题一起发到微博上。kol的选择原则一般是大v和小v,所以固山文化等一些公司会想出媒体投放策略,将自己的公司账号打折打包给客户。

最后,真正的营销号出现在前几个地方,而后面的机器人账号看起来都是热点,其实是错的。

你觉得眼熟吗?是的,大部分刷上来的话题都是这样的。

仔细想想这个过程,微博参与了哪个环节?

号码

所以和百度竞价排名最大的区别就是微博赚的不是你刷榜的钱。它在热门榜单上的广告位标有“推荐”图标,这些位置都是给有年度合作的大客户的。

虽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但微博还是会严格管理热搜话题,但毕竟不像百度那样把钱装进自己口袋里作恶。

但是,微博真的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赚钱吗?

当然不是。前面提到kol合作发微博,所有有品牌信息的微博都发了,平台得选,也就是“微任务”。

微任务的比例以账号为准,但这个数字不低。而且这种kol组合如果成本太低就没有效果,至少要几万块才能看到效果。

这和苹果很像,虽然不做手游,但却是全球第三大手游公司,赚钱水平最高。

所以,当然可以说微博监管不力,但这不是这次处罚的主要原因。

早在2014年,微博就培育了一个成熟的生态,让他们可以撒谎赚钱。在这种生态下,制造和曝光信息只是营销所需要的,而反过来,信息的屏蔽和删除也是一种巨大的需求。

已经解释过了,在买热搜这件事上,微博只要小心避开敏感内容就可以继续骗人赚钱,但是退出热搜删微博很容易踩雷。

得加钱。

以前如果你想删除平台上的帖子,可以直接去找编辑,然后他们会告诉你直接删除要多少钱,编一篇澄清稿要多少钱,或者包你更便宜。

但是现在模式变了。以xx财经为例。财经往往是黑稿高发的地区。有时候用春秋笔法随便做个稿子,可能会影响一家公司的股价,这家公司别无选择,只能花钱做公关。

只是朋友会说,你可以告他诽谤,理论上是真的,但现实操作起来很难。一方面有专业的专家可以规避法律风险。另一方面,整个过程和金钱精力的投入是很多的,平台和媒体都会被得罪,以后的麻烦也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一般公司都会选择花钱来保安全。

以前这笔钱叫删稿费。xx财经以前删个稿子几千块钱,现在游戏不一样了。你要和他达成xx万以上的合作,才能提供删稿服务。这笔钱是公关费,和保护费没什么区别。

这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每个公关公司都很理解。

但是所有较大的企业基本都是向各大平台支付这个费用,每个平台的方式都不一样。他们中的一些人签订了年度合同。比如你一年给我发20个正面宣传稿件,我给你20万,其中一部分直接充值到广告主账户,一年内被广告消费掉。

一句话,平台就是骗人赚钱。

这次整改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企业动用了巨大的公关力量,保护自己的声誉不受江家族事务的影响,干扰了网络言论传播秩序。

但仔细想想,微博其实只是一个工具。

今年3月19日,有报道称微博泄露了5亿多用户信息,后来证实属实。

后来在黑暗的网络交易平台上,卖家声称“有5.38亿微博用户绑定手机号数据,其中1.72亿有基本账户信息。”

调查记者只需12元就可以购买201条用户信息,这意味着你的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邮箱等信息被黑客剥离,低价出售。

微博当时也接受了采访。当然,回应是积极整改,全力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但5.38亿用户个人信息已经泄露,整改无法改变。

此外,微博上的广告也越来越多,比如治疗秃顶的,薅羊毛的,卖各种神奇产品的。作为上市公司,为了数据好看,为了收益,微博在业务上大踏步前进,以至于长期肆无忌惮。

再停止热搜一周是很好的警钟,虽然对微博收入的损失并不大。赚钱不差,但是作为国家级应用,微博要守住底线,不要“有钱说”。操纵舆论趋势当然可以赚大钱,但是很容易起到不好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