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吃什么

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

时间:2023-08-16 14:24:03 浏览:26

相传,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

延伸阅读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1、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秋节吃月饼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可追溯于民族拜月的仪式。相传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仪。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人们以月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们再分切月饼,按照长幼顺序分食,据说可以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只是这时的月饼还不叫月饼。”

2、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3、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宋代时,有关“月饼”的记载开始多了。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此外,“月饼”名称的首次记载也是在宋代,但这时月饼仍未普及。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

漳州中秋节吃什么

福建省一个比较独特的身份,在宗教和习俗上面极其讲究,而且中秋除了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之外,也是祭祀的大节日,所以在福建也会有中秋拜月的习俗,并且福建每个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讲究。那么在漳州中秋节吃什么?福建中秋佳节的独特习俗?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漳州中秋节吃什么

吃芋头烧鸭

此外,因中秋节前后恰也是夏秋交替之时,吃鸭补身亦是流行,而把时令芋头与肥美的鸭子搭配同烹的芋头烧鸭,也是闽南人过中秋时餐桌上常备的一道时令菜。另外,秋季盛开的桂花,亦是闽南一款家酿的必备原料。

吃中秋饼

人们常常会用闽南话将月饼唤作为中秋饼。关于闽南风味的中秋饼,是因为由于旧时物质匮乏,带有本土风味的传统月饼内馅,不是以绿豆、红豆磨成泥制作而成;

就是用冬瓜糖、猪肉、花生等食材拌炒磨碎制成的,而这些内馅有一个共同特点:为了便于保存,制饼师傅们通常会在饼皮和内馅中加入较多的糖,以延长其存放的期限。

吃番薯芋

中秋前后是番薯芋成熟的时候,古代泉州人以其为中秋的必食品。原来,地瓜是金黄色的,而芋头是白的,被闽台寓为包金包银。

另外,芋在闽南话中和路、护谐音,方言谚语中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工作出路)的说法。

此外,芋头往往是一颗芋母就能种出一窝的芋子,人常言芋子芋孙,谐方言音护子护孙,因此,中秋团圆时吃芋,还有着庇佑子孙、人丁兴旺大团圆的美好寓意。

福建中秋佳节的独特习俗

牵水藏

晋江围头,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流传着一种牵水藏的习俗。原来,过去出海捕鱼的渔民不幸遇难后,亲人为了超度死者的魂灵,就用一种纸糊的竹笼,放在海水中浸泡,直至3个竹笼都牵引破了,才代表超度仪式已经结束。

水上赏月

泉州人于此夕荡舟笋江。厦门也有驾舟于鹭江中流赏月之俗。福州闽江更是中秋观灯赏月的泛舟之处。万寿桥下,水上居民常集中在一起赏月、盘诗。

鲤鱼饼

鲤鱼饼是福州中秋节的另外一种特有的习俗。鲤鱼饼有两种寓意,一种是鲤鱼放生,含义是放子化三千,祈求多子多孙,一种是象征鲤鱼跳龙门,指争取将事情做好、做成功,也反映了福建人的一种拼搏精神。

早在解放初期,中秋期间,外公外婆都要买鲤鱼月饼送给外孙、外孙女。中秋那天,胸前挂着鲤鱼月饼的小孩子就会满街跑,向人炫耀。不过这种挂式月饼要到明年才能做出来。

南方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在我国因为地区,地域的不同,风俗文化也会有所不同,相同的节日当中,可能饮食上都会有所差别,那么南方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呢?习俗活动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南方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代表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蒸糯米的蒸笼,打糍粑的碓窝,放糍粑的簸箕,做馅的黄豆、花生、芝麻等等无不与“圆”同在,寓意“团圆”。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人们还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吃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田螺呢?原来,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因此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如今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桂花鸭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

吃芋头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这一食俗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吃麻饼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