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吃什么

吃月饼是什么节日

时间:2024-03-03 19:18:03 浏览:90

1、吃月饼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

2、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3、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吃月饼是什么节日

延伸阅读

什么粉做月饼好吃

1、一般来说,做月饼用普通的面粉即可,也就是中筋面粉。

2、超市或者店里买的没有特别标注的普通面粉是中筋粉,高筋粉和低筋粉都会专门标注,一般高筋粉的袋子上会标“高筋面粉”或者“面包粉”,低筋粉上会标“低筋面粉”、“蛋糕粉”或者“糕点粉”。

3、当然,现在市面上也有月饼专用面粉卖,用这种也可以。另外如果喜欢口感软一点的,也可以选择低筋面粉。用普通面粉做月饼,口感有点硬。用低筋面粉做月饼,口感比较柔软,有点蛋糕的感觉。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的故事

月饼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叫做月饼,而是叫做胡饼,是古人在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被延续下来。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为纪念太师闻仲,江浙一带的人们发明了一种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而“太师饼”也成了“月饼”的始祖。后来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了芝麻和胡桃,人们把胡桃和芝麻融入到月饼中,就发明了以胡桃仁为馅儿的圆饼,称其为“胡饼”。

据说唐太宗与杨贵妃在一次中秋夜,赏月吃胡饼时,因为唐太宗嫌胡饼的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空中一轮明月,随口说出“不如叫月饼吧”,从那之后,“胡饼”就改名为月饼了。到了明代的时候,中秋吃月饼才开始在民间逐渐流传。而民间吃月饼,还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在元朝末年,因为人们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各地都发生了反抗活动,而这时,朱元璋也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是因为元朝官兵搜查得很严,所以传递消息变得非常困难,这是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策,他让人到处散播流言,说冬瘟流行,只有家家户户买月饼才能够避免,于是就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了月饼中。

而人们把月饼买回家后,发现了纸条上写着的“中秋节,杀鞑子,迎义军”的字样时,就分别送到了各地的起义军中,于是,在八月十五这天,各地同时起同应。那一天,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徐达攻下了元大都,起义获得了成功,所以也成就了“月饼起义”的佳话。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自然重视“吃月饼”的习俗,每年到了中秋节的时候,就会给全体将士发月饼,于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在民间流传至今。

好吃的月饼怎么做

1、用料:月饼预拌粉、糖浆、植物油、白糖、花生米、核桃、蔓越莓、黑芝麻、巴旦木、熟糕粉。

2、做法:混合油和糖浆,和面松弛一个小时。做好馅料,分成大小一致。包好月饼,模具扣烤盘里。

3、烤箱预热,180°烤8分钟,取出刷鸡蛋液。再次入烤箱180°烤15分钟即可。

猜你喜欢

反馈